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回访老读者读楚天周末时他正当年,这位
TUhjnbcbe - 2023/1/14 20:16:00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22年来,坚持读楚天都市报,对64岁读者孙光明而言:以前是紧张工作后的各种调剂,透过一纸看万千世界;现在是丰富了退休生活。而最令他感到得意的是,受本报多个版面的启发,他随性而写,竟然完成了一本近20万字的《岁月回想》,作为自己的人生答卷。

珍藏报纸诉说二十年的陪伴

上周四,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孙光明位于武汉航空路的家,他拿出两沓报纸,最早的是年5月份的,从年至年,这20年间的报纸除有几份报纸泛*,其他都是比较新的。

这是怎么“保鲜”的?“我都放在铁盒子里。”孙光明解释说,所有报纸保存起来不现实,根据自己对时事*治的热爱,将刊有国内外大事要闻的报纸一一收藏,没有遗漏的,这20年来,共珍藏了多份,无声地讲述了20年间的大事记:《北约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年5月9日)、《新千年的钟声响了》(年1月1日)、《我们赢了》(北京申奥成功年7月4日)、《相逢一握跨越60年》(年4月30日)、《中国挺住》(年5月20日)和《百万市民追圣火》(年6月1日)……

记者还注意到,本报创刊8周年特刊《以“报”为报》共有个版,连套封的包装袋都还是崭新的,“这是你们送给我的礼物,礼物和包装当然都要留着。”孙光明对此十分珍视。

说起对楚天都市报的厚爱,孙光明拿出一叠订报发票来:“楚天都市报年11月12日创刊,以前是自己买着看,从年开始一直坚持订阅,从未间断。而且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看《楚天周末》。至今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的感情了!”

“漫不经心”完成了一部回忆录

孙光明,是从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的岗位退休的,此前几十年的工作中,“幸好有楚天都市报这位老朋友,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拿起报纸听它‘讲’大千世界,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如此聊天消遣,放松自在有品位。”

孙光明偏爱时事*治与人文社会类新闻,所以《时事》、《要闻》、《人物》、《诗歌美文》、《乡情乡愁》、《家庭百事》、《夕阳晚晴》、《回眸周刊》和《人文周刊》等版面都是他的最爱,“特别是《回眸周刊》,经典!”他特意拿出珍藏的一份记者看。

看到《诗歌美文》,退休后的他时不时提笔写一些散文、小诗或顺口溜,有些为家事亲情而写,有些是为报纸杂志投稿而作,“我还曾在‘看楚天晒年味摄影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呢。”

退休后最令他得意的是,他的一部近20万字的回忆录《岁月回想》已付印。“称不上书,只能叫集子。”孙光明自谦道,没有限时而作,凭感觉而写,逸兴而至,即刻伏案,就是这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下写的。

孙光明笑着对记者说:“写这本集子也是受楚天都市报《家庭百事》、《乡情乡愁》的启发,往事历历在目都写入其中,‘出生在灾年’、‘幸福快乐的童年’、‘我的婚姻故事’、‘十年春秋磨砺’等,就是一份人生答卷。”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访老读者读楚天周末时他正当年,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