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书盒在温州南塘风貌街正式开启。书盒是無料书铺X叶同仁·滋养有方联合生活空间。它的出现,是这座城市中读书人的落脚点,是他们安心的所在。创始人张潇选中了面向南塘河的店铺,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书铺,而是一个全新的场景化体验式综合文化生活空间。
Part1盒的特质
打开书,打开世界。书盒的“”解释为“万色阶”,而“书盒”的意义,是将整个空间串联起来的秘密武器。这里贩卖设计独特的文创产品,有优质的艺术课程,也是社交的好场所。书不是唯一,艺术来自于生活,现代年轻人更追求生活的美学。书盒把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内容演绎上较有多元性,提供给消费者多种选择,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许多艺术衍生品、美学商品。
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不上班的时候,书店是我日常休息最常去的地方。台北诚品书店、北京言又几、成都方所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书局,但它们又同时有自己的特点。国内的书店从一开始的小书铺,发展到如今的生活美学综合体,是市场所需的过程。
Part2读书人的梦
江浙一带,虽多经商,但读书的氛围十分浓郁。每个爱读书的人都是不安分的理想主义者,张潇也是。年9月,第一家無料书铺Reface诞生。从而后的云上书局,到如今的书盒,他把心中种种抱负,搭建成现实。
如今無料书铺已在全国生根发芽,影响着不同城市的读书人。这里不仅有展览、沙龙分享,也有小剧场。每晚这里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所有的同类人的气味儿都融合在一起,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6月26日,TEDCircles在书盒举行了第一次活动,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新新青年们,与TEDxWumaStreet社区一起探讨、分享从灾难响应到防御的思考。温州人骨子里的热血与理性在这里碰撞,书盒就像是包容着每一个温州年轻人的任性的地盘,不论何时经过,总有一盏灯为你把心底的远方照得亮堂堂。
Part3城市文化地标的诞生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比往年过得更加艰辛一些。因为疫情,实体书店的日子比以往更难过。在2月份,单向空间向网友发起了一份求助信,表示书店的收入已无法再维持日常的经营,收效甚微,单向空间面临关店。
底下一位网友的留言意外的刺眼:“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可耻的,一个让书店关门的城市是冷漠的。”
在疫情期间,無料书铺和所有实体店一样,损失巨大。但是张潇说,“只有我们坚持,温州的读书市场,才有希望。”这个城市的漂泊者太多了,我们每天为生存忙碌,为坚持的理想拼搏,书店是我们唯一的精神出口。
书盒的出现,是温州在精神文化市场上的进步。每个無料书铺的店员都始终记得,张潇做书店的初衷,是希望“开一间书店,影响一群人”,书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与历史文明的见证,更是了解世界的窗口与通道。
书盒的展览,以“人”出发,让年轻人接触到更多异质优秀文化,打开青年人的思维,它的沙龙、小剧场、脱口秀,让人们在日常难以做自己的世界里说真话,结交真朋友,保护这个时代的好奇心和纯真的心。
在书盒的文化沙龙里,汇聚了这个城市最可爱的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因为温州,他们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想法,碰撞出创意火花,书盒把这种微妙的精神存留下来,这是它带给这个肆意浮躁的时代最大的善意。
Part4温州人的灵*栖息地
文化价值是书盒的灵*。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培养温州人阅读的习惯,是书盒最重要的期望。文化与商业的博弈永恒存在。因無料生活的品牌概念,目前已进驻了苏宁极物、有波轻食、童言無际等13个不同文化品牌。但张潇认为,先文化,再言商业,才是对自己曾经那份初衷的回答。
这里已经成为温州城市人最习惯来的场所。有的人来到书盒,是为了寻找一本心属已久的外文书籍;也有年轻妈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想要收获几册童话籍;还有某些赶着上班的都市高管,提早一小时出门,在商业书架前增加早餐营养。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通过智能设备去探寻未知的世界。而书盒希望,爱阅读的人能通过书籍去编辑不同的空间,通过一家书店将自己与外面的世界连接,在这里收获饱满能量。
生存在数字时代的书盒,这是一个盛满人间故事的大容器。在这个城市里书写怎样的故事,由你决定。这个故事或美妙或悲伤,但足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温州,随时保留着一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