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经社实习生李鹏程
编
嘉辛
湖北经视8月11日的消息,湖北荆州警方查处了一起“监守自盗”的案例,快递公司员工查询客户资料,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目前,荆州警方据此线索共抓获嫌疑人20名,查获公民个人信息多万条,涉及交易金额达多万元。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美国上周也有一起关于隐私保护的集体诉讼。据美国科技网站ReCode报道,这起诉讼针对迪士尼和三家软件公司——Upsight、Unity与Kochava.这些公司被控利用保护植入软件的手机App跟踪、收集儿童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广告商分享。
近年来,个人信息被贩卖事件频出。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已成问题。个人信息如何被盗取?被盗取后流向何方?AI财经社探寻了这条产业链。
信息泄露者内*居多,多分布中介证券电商等行业
综合近两年的网络信息泄露事件,AI财经社发现,此类事件大都是大公司企业的内部人员所为,其中既包括一线业务员,也包括后台的技术人员。这些企业大都以信息服务业为主,涉及的领域诸如中介、证券、电商、教育等等。此外,某些国家公务人员甚至也参与其中。
据中国宣城网报道,某儿童摄影馆老板为拓展其业务,向卫计委工作人员请求提供本地新出生儿信息。该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数千条本地新生儿出生信息提供给摄影馆老板,非法获利2万余元。
今年3.15前后,网上流出了一则“50亿条公民信息泄露原因曝光京东内*被抓”的消息。京东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