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近5成人口创造近6成GDP郑州都市圈开启
TUhjnbcbe - 2022/10/23 21:53:00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

同日,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恳请国家支持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等三个建议。

其中,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依托郑州都市圈“1+8”城市展开。三个全团建议,两个都与郑州都市圈息息相关。可以预见,郑州都市圈建设,接下来将进入快车道。

文/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郭爽爽

编辑/陈晟

(郑州CBD夜景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宋亚猛/图)

01

郑州为啥要“拉个群”?

年12月27日,一个叫“郑州都市圈”的群聊显示,有4名新成员通过“扫码”进入该群,它们分别是洛阳、平顶山、漯河和济源。

算上群内已有成员:许昌、新乡、焦作、开封,至此形成以郑州为群主的紧密朋友圈,郑州都市圈“1+8”群聊模式正式开启。

都市圈扩容是对郑州的加持,也是谋求1+89、撬动河南发展的支点。

那么,郑州为啥要“拉个群”?各个成员“家底”如何?未来如何融合?值此年全国两会之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

02

郑州都市圈的“前世今生”

从“郑州大都市区”到“郑州都市圈”,其概念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让我们通过一张“郑州都市圈”的“前世今生”图,来了解下其发展脉络。

03

数读:近5成人口创全省近6成GDP

关于为什么郑州都市圈要进行扩容,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年12月27日由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表示,“扩容后的‘1+8’郑州都市圈规模体量大幅提升,‘1+8’郑州都市圈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

接下来,通过数据看下郑州都市圈的整体实力跟“兄弟”都市圈的对比情况,以及郑州都市圈“群”内各成员“家底”咋样。

扩容前,郑州都市圈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同期武汉都市圈面积5.78万平方公里,长株潭都市圈2.8万平方公里。年,郑州都市圈GDP1.8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33%,长株潭为42%,武汉更高达60.7%。

扩容后,郑州都市圈以全省35.24%的区域面积、47.01%的人口,创造了全省59.24%的生产总值。换句话说,大约用全省不到5成的人口比例创造着近6成的GDP。

第十三届全国*协委员李涛用“振奋人心”表示,该数据比他想象的要高。虽然都市圈GDP在全省的占比出乎李涛意料,但他认为,对于一个以国家中心城市为首的都市圈,占比还应该更高,才能够体现出其带动和辐射作用。

具体而言,经济总量、结构应该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尤其是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比还需要继续提升,且同时降低第一产业占比。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情况来看,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在9地市中,郑州增幅10.4%,开封8.7%、新乡8.3%、许昌6.6%、济源7.0%、平顶山9.4%,除洛阳失速仅在1.3%外,都市圈城市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虽然郑州、许昌等都市圈城市受到疫情影响,如此高的增长水平仍显示了郑州都市圈成员的产业结构生命力较强。

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情况,数据显示,年河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焦作仍然暂且按照年计算,9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亿元,占比全省总额的57.46%。

说明郑州都市圈的居民整体工资水平和消费能力还是较高的。

根据规划,到年,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李涛认为,“虽有挑战,却也未尝不可能达到。”

扩容后,郑州都市圈不仅GDP总量一跃超过重庆、武汉、成都,达到3.28万亿元,居中部地区首位;涵盖面积也从过去的1.5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88万平方公里,超过武汉“1+8”城市圈5.7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那如今的郑州都市圈的GDP体量,与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以及中部的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相比,经济体量如何?

从经济体量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年GDP超10万亿元,占全国的10%。公开报道显示,年北京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证券时报网报道,深圳都市圈经济总量或超过4.7万亿元。

年武汉都市圈GDP达到了2.6万亿元,同期,长株潭都市圈GDP为1.68万亿元。年,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跨越3万亿元,达到3.01万亿元。此外,据搜狐城市,年,南京都市圈2.58万亿元、成都都市圈2.13万亿元和福州都市圈1.58万亿元。

04

未来:如何联动发展?

郑州都市圈扩容后,按照规划,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副”的都市圈空间格局。“一核”即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一副”即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济源深度融合发展。

将副中心城市洛阳纳入郑州都市圈,是河南省委省*府对以郑州为中心大发展的加持。从更长远的发展而言,这也是为承接国家沿*战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埋下的伏笔。

就城市间关系而言,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引擎是郑汴许,郑汴同城化是重中之重。按照相关规划,就未来的发展重点而言,将围绕创新、产业、交通、市场、生态、民生等6个方面进行聚焦、谋划,河南省人民*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认为核心问题是要让交通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委书记买世蕊表示,非常期待郑州的地铁或轻轨能够向北跨过*河,延伸到新乡来。唱好“双城记”,“这恐怕是构建新格局、建好大都市圈的当务之急”。

在张占仓看来,交通一体化的前提是把高铁、地铁、城轨等各种公共交通快速建立起来。这样,以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机构等郑州的高端要素,才能在9市之间流动和共享,资源配置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资源的协同效应和共享效应就会体现出来。

都市圈内城市在产业上如何融合发展,张占仓认为,9市主导产业类型区别较大,相互之间重复性不强,各市将主导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郑州都市圈的制造业就会迅速实现转型升级。

“推进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都市圈优势农产品加工的资源互补,必然对带动整个河南省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形成集群化效应。”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表示。

而如何实现都市圈内的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流动,第十三届全国*协委员、农工*河南省委会专职副组委、医院副院长花亚伟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通过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大数据,来首先保证郑州都市圈人群的健康数据和诊疗数据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在互联网上“奔波”的方法代替人在路上的奔波,打通基层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瓶颈,也解决了基层分级诊疗的瓶颈。

本文为河南商报原创,著作权归河南商报所有

未经河南商报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南商报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5成人口创造近6成GDP郑州都市圈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