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拖堂的企业课堂
3月15日,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武汉鸿规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会议室挤满了20名年轻员工。他们都是自发来听*仕超讲培训课的。*仕超当天培训的主题是基坑监测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这是发生在广东的一次基坑坍塌事故,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教训值得总结。”*仕超结合大量真实案例,讲解了基坑的监测技术指标、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手段等内容。*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90分钟的培训结束后,*仕超照例让员工们提问。“基坑监测方面有什么新技术值得推广?”“测斜管道容易变形怎么办?”“地铁隧道监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大家接二连三的提问,让*仕超不得不“拖堂”了40分钟。走出会议室,鸿规勘测工程监测部主管*小安,又拉住了*仕超,“这是我们新采购的无人机和激光雷达移动监测系统,这一套花了万,可员工们还用不好,您帮忙讲讲吧。”*仕超讲解时,又有几名员工围了上来,拿着笔记本边听边记。*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我们大多是学的这个专业,但*老师讲课和学校老师不一样,每项理论知识都是结合真实案例来讲,都是我们工作中曾遇到过的困惑,特别容易懂,特别实用。”*小安说。鸿规勘测董事长柳茂全介绍,*仕超老师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来公司帮助培训员工。“干我们这一行,一是比设备,二是比技术。设备问题有资金投入就能解决,而技术问题是员工素质决定的,可不容易。*老师帮我们解决了发展路上最大的难题。”柳茂全说。一双脚跑出来的*师傅“*老师不仅是我们的义务培训师,还是编外技术骨干。”柳茂全说,*仕超已经帮助鸿规勘测多年,其中一半的时间是在项目工地上,指导员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柳茂全举例,有一年该公司参与的一个工业园项目,出现了基坑小规模垮塌险情,建设方请来多方会商。*仕超接到柳茂全的电话,立马赶到了现场。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勘察、数据分析,他提出了加固建议,保障了工程安全、顺利实施。“我们公司实力不错,但规模不算很大,一旦发生工程事故可能会影响公司存亡。所以*老师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有他在我就很放心。”柳茂全说,*老师严谨、专业、认真负责,在工地上一点老师的架子都没有,就像是个带头干活的“老师傅”。*仕超在工地指导工程测量“特别能吃苦,特别细心。”*仕超这一特点,广州博瑞武汉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深有感触。该公司和*仕超合作多年,在地籍信息采集、“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等项目中,都少不了*仕超的专业指导和亲身参与。年暑假,*仕超带着博瑞公司勘察小组,到咸宁开展野外调查。这项任务是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的一部分,*仕超主要负责现场图斑确认的技术指导,连续户外工作了10多天。说是技术指导,可*仕超要到重点地段实地确认,还要联络搜集几个小组的数据,因此每天都在奔忙之中。“最难的是原始地貌采集,不少地方是不通路的,只能在荆棘密布的灌木丛里穿行,有时候还会遇到蛇。”*仕超说,越是困难的地方他越要去,一是要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在碰到难题时能更好的指导员工提升技术水平。当时正值酷暑,*仕超回到学校时已经黑得同事都不敢认了,身上还留下了很多蚊虫叮咬的疤痕。日行八万步的实践之路*仕超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是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办企业、湖北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始的。早期的新广厦技术滞后,测量任务只能整体外包,对于一家小型企业而言,是发展过程中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仕超主动帮助该公司引进最新技术,实现用航测、GPS卫星定位等高精技术实现精准测量。他还帮助公司组建了测量班底,对员工进行“一对一”技术培训。在*仕超的帮助下,新广厦业务量逐渐上升,测量班子也随之不断有新人加入。*仕超带新人的工作量更大了,而他的方法就是和“徒弟”一起去工地,手把手教。“那段时间,看他一天的步数常常都是七八万,真的是很拼。”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怿凡说。年8月,由湖北峻江绿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产学研用基地在利川市南坪乡开工。*仕超又扛起测量仪,抱上测量杆,一头扎进了现场。由于项目地属武陵山脉,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山地、林地上生长的植被茂盛,对边界测量造成较大困难。在多米的高海拔地,*仕超又开始了一段日行八万步的工作。他带着测量团队看图纸、定经纬、架仪器、放线、找点、校核,测量了近个定位点,出色完成了任务。“搞测量必须精益求精,差一点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我身上的责任很重,偷不得一点懒。”*仕超说。双师型教师的实用课让人想不到的是,被视为“老师傅”的*仕超,其实是半路出家做工程测量。据刘怿凡介绍,*仕超年毕业于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他读研期间就和导师在海南一个工程项目负责测量工作,学院决定让他承担《工程测量》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工作。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和建工技术的核心主干课,当时却是学院的薄弱环节。把它交给*仕超负责,刘怿凡其实心里没底,*仕超更是如此。于是,他决定当年暑假便“回炉”工地去学习,积累教学素材、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老师总说去企业是为学习,这不是谦虚。一般年轻老师,确实需要向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学习。”刘怿凡说,*仕超一边虚心在企业取经,一边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理论,学习前沿技术,经过两三年成长,便从“学生”变为了老师,能给企业带去实质性帮助。年,第一届“湖北工匠”技能大赛——湖北省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仕超只拿到三等奖。年,第二届比赛他已经成为大赛主裁。由此可见他的专业水平成长之快。*仕超在课堂上企业锻炼带来的好处,也体现在*仕超的教学中。用测绘仪器在地面画出自行设计的卡通形象、给校园地标设计卡通形象、自制简易测绘工具……原本枯燥的“工程测量”被*仕超讲成了新颖、有趣的“爆款”课,学生选修率达到80%。他还在专业实践课中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大量引进企业实战案例,帮助学生多次获得高校测量技能竞赛大奖。年,在企业积累了一身真本事的*仕超,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年,他还获得学校“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如今,*仕超手把手带过的多名企业徒弟,活跃在我省房建、道路、桥梁、隧道、市*工程等领域,不少人都是企业技术骨干,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在学校带的毕业生,也有30多名被合作企业优先录用。年11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与广州博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北斗测量联合实验室”,*仕超任技术负责人。作为一名典型的“双师型”教师,*仕超又开始了助力产业升级、培养实用人才、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征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文字来源:楚天都市报记者:柯称通讯员:程晓璐摄影通讯员:谈宇锋责任编辑:张瑞泽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