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时隔16年,诗人外长李肇星再次做客半岛
TUhjnbcbe - 2021/5/14 16:53:00


  5月29日,南京路号半岛都市报社大楼,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这位与半岛渊源颇深的在青岛长大的诗人外长,自诩为半岛都市报一个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一路见证半岛都市报这份家乡媒体的成长。对即将迎来21岁生日的半岛都市报,李肇星说现在的报纸,责任太重大,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他祝福半岛被更多读者喜爱。

年后的重逢

早在年6月,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在青岛举行。时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利用会议结束后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走进半岛都市报,看望采编人员。 


  16年后,李肇星再次莅临半岛。半岛已发生巨变。


  年,半岛都市报还在潍县路55号的一栋5层小楼上办公。临时租用的办公地点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梯,楼梯陡高,而李肇星就一路从一楼走到五楼,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他与见到的每一个人亲切握手,和大家聊天。他还喜欢不打招呼推门,看大家真实的工作状态。

年6月22日,李肇星来到本报潍县路55号的办公地点,看望采编人员


  “我记得当时部长来我们部门,跟每个人握手,都已经出门后,发现有一个记者新进门,就又返了回来,专门和这个记者握手。”一位半岛的老记者,对16年前李肇星看望大家的小细节还记忆犹新。


  16年后,李肇星参观的是已经搬入南京路号高楼的半岛都市报。


  在报社领导的陪同下,李肇星乘电梯直达十六楼。十六楼是半岛的指挥大厅,也就是全媒体时代的“中央厨房”。李肇星热情地和忙碌的采编人员打招呼,并到十六楼的虚拟演播室,看望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现场人员。当天接线的市人大代表为王文华和姜法春。

5月29日,李肇星来到本报虚拟演播室,看望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现场人员


  “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和半岛都市报联合开办,这个从年开始的栏目,由市人大代表定期到半岛接听市民热线,听取市民心声。

02“不太成功的投稿人”


  “年,临近世纪之交,我在您的家乡青岛,呱呱坠地。”


  “3年8月,我刚满四岁,因为枝叶絮语,与您初次相识。”


  “年6月,5岁的我第一次与您面对面,那个初夏,装满了美好回忆,激励着我奋勇向前。”


  “15年后,您谦虚地提起这段往事,说自己是个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实读者,并祝愿我健康成长。那一年,我18岁。”

在半岛都市报十六楼指挥大厅的电子大屏幕上,一段李肇星和半岛渊源的短视频正在播放,李肇星和夫人秦小梅看得非常投入。


  有诗人外长之称的李肇星,爱好诗词,他与半岛的缘分也起源于诗词。他在半岛开设的专栏《枝叶絮语》中发表了包括《关于历史和现实》、《再谒马克思墓》等在内的多篇诗作,期间还向通过半岛都市报为其诗作“点评”的读者致谢。

年7月2日,A7版,本报刊发了李肇星为本报题字并送上祝福的新闻。年6月26日,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创新与产融合作——第二届六六双绿圆桌会”上,李肇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题字


  年全国两会期间,李肇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对半岛可是非常熟悉啊。”在此后的采访中,每每遇到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李肇星都会仔细询问半岛都市报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殷切希望。“‘半岛’办报要考虑到老百姓,要说出百姓的心里话,说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话。”

年3月6日,A6版,本报刊发了记者采访李肇星并送上寄语的新闻。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会议间隙,李肇星接受半岛记者李志波采访,并为其送上“志波同志:天天向上为人民”的题字


  年8月9日,在半岛都市报18岁生日时,李肇星录了一段视频祝福半岛。


  在视频中他说:“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有家乡,有良知。祝福你们在这个难得的岗位上快乐地学习,辛勤地工作,我能够献给你们的口号就是祖国万岁、人民万岁、青春万岁。”


  “我是作为一个半岛都市报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说这番话的,祝大家幸福快乐。”李肇星真诚坦率,言语间充满着对家乡媒体的关切。

5月29日,李肇星与半岛都市报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03报纸要改文风


  自谦为半岛都市报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从文风到媒体肩负的责任,李肇星对半岛都市报有很高的期许。


  在半岛的座谈会上,李肇星谈到了大众日报最近的一组稿子。从5月6日开始,大众日报在一版连续刊发“鲁义”文章,从“改文风刻不容缓”“改文风就是转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改文风要务求实效”五个方面,向不良文风宣战。


  5月中旬回到山东老家的李肇星,就看到了5月15日大众日报头版刊发鲁义的文章《改文风要务求实效》。李肇星说,这样的文章让他觉得感动,觉得倡导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文风,真不愧为年在沂蒙抗战根据地山东沂水草屋里诞生的*报。


  有感而发的李肇星临时写了篇文章《文字要实在、易懂、简洁,服务大众》,刊发在5月19日的大众日报上。


  李肇星说,干部的讲话、报刊的文章、作家的书本就该易懂、简洁、有实效。


  在文章中,李肇星写到:“我们在外交部起草文件时,周恩来总理要求文字要确切、简洁。一般的请示报告,一张纸写两面就可以了。这样又节约纸又节约批阅和传达文件人的时间。”


  “我还想到联合国大会限制各国与会代表团团长讲话,一般不超过5分钟。在我的亲历中,中国与会者从未超时,广受绝大多数国家与会听众欢迎,但有两三次大家为中国发言鼓掌和列队与我国领导人握手示谢的时间倒超过五分钟。可见实效重要。”


  “报纸现在要研究,到底什么人喜欢看,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李肇星座谈时表示,报纸稿件在不影响内容丰满度的情况下,应该尽量简练。

5月29日,李肇星与半岛都市报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0寄语: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现在我们的报纸,责任太重大了。”座谈中,李肇星表示,半岛都市报,要讲好中国故事,其中包括讲好家乡的故事、讲好青岛的故事、讲好*岛的故事,当然要先讲好半岛的故事。


  李肇星提到报纸应该勇于创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我们国家的目标,也是我们报纸奋斗的目标。”


  谈到创新,李肇星举了他第一次外访到瑞士的例子。


  “瑞士原来很穷,没什么资源,没什么矿,土地也不肥沃,后来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李肇星说,自己去瑞士后,第一个问他们的问题就是:瑞士是怎么发达起来的?怎么就富了?


  而他们的答案就是,因为穷,因为资源匮乏,就要想办法。因为瑞士缺矿,就用有限的进口的矿产品,制造原料最少的、卖钱最多的产品,比如瑞士世界知名的手表。


  座谈时,李肇星还引用了孟子和孔子的话来激励半岛。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希望半岛永远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要我说应该“仕而优则学”,就是要不断学习,希望半岛可以不断保持学习的劲头,干得好就要更加勤奋学习,不断突破自己。

李肇星称赞《半岛都市报》

05

送祝福给21岁的半岛


  因诗和半岛都市报结缘,并一直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没有手机吗?我就是其中一个。”李肇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没有手机的人。他的业余生活中,报刊占了很大的比重。


  比如今年春节前后的日子,他就是这么过的。


  春节前出访澳大利亚三天后,回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天天待在家里休息,李肇星就看央视新闻联播,读首都出版的七八种报刊。


  在半岛参加座谈时,李肇星最关心的是读者对报纸的喜欢程度。“报纸有多少人看?不仅是多少人订!”


  座谈会后,李肇星为半岛都市报题字:“祖国唯一,人民至上。祝半岛都市报以人民为中心,快乐成功。”


  半岛向李肇星赠送了一套《西南联大三部曲》,这是由半岛都市报文体新闻中心副主任刘宜庆历时十年之久精心打磨的一套著述,以百万字的篇幅,聚焦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也兼及一部分云南大学的知识分子,全景式还原中国教育的*金时代。

半岛向李肇星赠送了一套《西南联大三部曲》


  8月9日,半岛都市报将迎来21岁的生日。李肇星提前为半岛送上21岁的祝福,他希望半岛这么年轻的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我说的话很简单,祝贺我们的半岛都市报。我很喜欢这张报纸,愿意当一个水平不高的读者,写一些小稿子。我祝愿这家报纸,听习主席的话,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越办越好,不光是订户更多,还要喜欢看、能记得住,愿意把报纸宣传的先进理念变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实际行动的读者越来越多。不能只看订数,还要看订了之后看不看,喜欢不喜欢,祝贺半岛都市报,成为这样一家特别好的报纸,快乐成功!我不说圆满,因为世界上没有圆满的事儿。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为人民。”


  此情此景,显得尤为熟悉。因为在年6月26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创新与产融合作——第二届六六双绿圆桌会”上,接受完本报采访的李肇星,应邀为半岛都市报生日写下贺词:快乐前行,爱祖国,爱家乡,敬人民。祝《半岛都市报》十八岁生日大喜,青春常驻。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记者刘雪莲;图:半岛记者孟达、何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这整整25条全是谣言!这个辟谣转起来,别再让疫情谣言满天飞了!

‖紧急!这个时医院的居民,请立即到辖区做登记

‖今起青岛暂停收取企业社保费,已交的将退还!个人缴纳的部分……

‖青岛市鼓励商铺、宾馆、日用百货等服务经营单位尽快恢复营业!

‖在青岛乘公交、地铁和出租都要实名登记乘车了!(附视频教程)

‖半岛记者独家对话山东首例确诊患者:青岛是我的重生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隔16年,诗人外长李肇星再次做客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