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送别
9月8日,再次踏进巨鹿县官亭镇高庄小学,高绍志依旧感觉亲切。同样没有违和感的还有高彦合,他在离开学校没多久,再次返聘回来。
自年开始,两位老师以民办老师的身份进入高庄小学,期间,身份多有更迭,学校几经变迁,但初心未改,40年光阴,全部洒到这片土地上。
年8月,年届60岁的两位老师即将作别校园,没有想到的是,曾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们在获悉这一消息后,自发低调地为他们搞了一场送别仪式。
高绍科是当日活动的组织者,这位如今位居巨鹿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的官员,曾师从高彦合,对于小学教师,他有着别样的情怀。
“40年,无私奉献,埋头苦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着实不易。”9月8日上午,谈及活动初衷,高绍科依旧难掩激动。据其介绍,在获悉两位老师即将离开校园的消息后,他联系了几名小学同学,在把建议分享给大家后,同学们均积极响应,且口耳相传,人员迅速扩赛。“这些同学中,或从*,或从商,都小有成绩,在听说送别老师的活动后,均表示无条件服从。”
在当日的送别仪式上,如今从*从商的同学,都是一个学生的标签,台下默默仰望,主席台上只有两位教师。在当场余名新老学生的注目中,两位教师成就满满地转身。
“我们没有想到,一是不习惯,这么多年,都是出于本心在做,没有想太多;而是很高兴,高兴这么多年,这些孩子们还惦记着我们,我们没有白付出。”8日上午,两位老师在谈及当时感受时,出奇地一致。
据悉,当日送别的地点在高庄小学校园,群体来自于已经毕业的十余名老学生和在校的名小学生。但活动结束后,包括高庄村民在内,民间反应高涨。或遗憾,或祝福,“感动一片”。
40年奉献收获感动的背后,是两位老教师无私奉献的40年教学生涯。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师资条件差。为了开足开全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高彦合可以说成了超人和全能冠*。他教过语文、数学,几十年如一日兼体育和音乐课。每周几十节课超大工作量让他累弯了腰,但他总是乐呵呵的。结婚时盖的几间平房,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年春天,因孩子订亲,必须盖新房。看着自己马上毕业的学生,他狠了狠心,把全部活儿包给工程队。一春天,他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年3月孩子结婚期间,习惯星期天去他家补课、做作业的学生照样去,他仍抽出时间来为孩子们辅导。
年,爱人感觉身体不适,进食困难,医院检查,竟是食道癌!学校、乡亲们催他马上给爱人做手术,他考虑代课教师不好找,再者心里总放不下学生,于是不顾亲戚的埋怨,把手术推迟到暑假。开学后,他让在东北打工的儿子照顾妻子,自己仍然坚持上课,多次化疗,他都是利用星期天时间。
对于高绍志来讲,最困难的岁月来自年,那年,他刚分家,分到了20斤粮食,3岁小儿子突患疾病,每月7元的工资不足以供养全家。但即使那样,教学依旧没有耽误。
奉献就有收获。
年,高彦合的爱人张焕棉因癌症辞世,低调的高老师没有通知任何人,但在出殡那天,许多孩子家长和学生们均闻讯赶来,自发吊唁,“车辆堵满了街道”。高绍志则一直回味年的成绩,那年,他还是民办教师,但在他教学的44名学生中,有27名考上了当地有名的初中。成绩出来后,当地学区为其搞了一场庆功宴,“很有脸面的事情”。
薪火相传
记者了解到,高庄小学在这两位老师退休后,还有两位老教师,其余14名均是年轻的特岗教师。
高彦合老师在短暂别离后,被再次返聘,“还是对这片土地和孩子有感情,舍不得离开”。高绍志老师则因为要看护下下一代,自此告别三尺讲台。但这位老校长在离退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接任高绍志老师的是崔少雷,这位“80后”的特岗教师,来高庄小学6年,但浸淫老教师的奉献文化许久。“这些老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们的照顾,我们始终无法忘记去,且会一直感恩。”如今,在崔少雷校长办公室内,已经褪色的高庄小学教师风采的相框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旧是校长高绍志和教师高彦合,“我舍不得换,遇到困难了,或想他们了,我还可以再看看。”
高绍志对崔少雷期望殷殷,“我告诫他,处事要公平,要团结教师团队,定好的规矩,自己要以身作则,有‘傻小子’精神,按上限要求自己,按下限要求下属。”
历经40年风霜,两位老师从青年变成了老者,学校也变了模样,“虽然我离开了学校,但我相信这个教师团队,会把乡村教育办好。”高绍志说。
坚守乡村教育的坚守
记者了解到,拥有多人口的高庄村,地处偏僻,耕种为生,但高庄小学走出来的大学生,人数可观。根据巨鹿县教育局的统计,在每年的抽查测试中,高庄小学的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该小学入学人数稳定,校风淳朴。
无独有偶。据巨鹿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高绍科介绍,除了高庄小学,巨鹿县的大陆小学和薄庄小学,虽地处偏远农村,但教学成绩让许多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刮目相看。这些乡村小学的遍地开花,让乡村教育的异*突起成了现象。
剖析现象背后的成因,高绍科有自己一套逻辑链条:乡村小学的存在,取决于乡村家长和学生的不放弃,不放弃是因为乡村学校稳定上佳的教学质量,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则是有一只团结专业的师资力量,维系乡村师资力量的核心则是一位好的带头人。
在其看来,高绍志老师做到了,高彦合老师做到了,这些老教师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感化了年轻的特岗教师。
当然,乡村学校所在农村的“双委”,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力量。据悉,为了校园和特岗教师,该村村支书高绍方不遗余力,亲力亲为,“从生活上,村委会尽力给与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