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温州市都市报“群芳杯”超级新苗大赛成绩在年2月10日出炉了,小小的荣誉承载着“新苗粉”们的文学激情、梦想和努力。自年11月25日“超级新苗”启动海选,全市中小学参赛作文超多篇,经专家的初评,评出余名“小作家”参加现场大赛,龙湾永中一小陈奕好队员以《遇见唐诗》一文在小学组夺冠。
陈奕好队员平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三字经》到唐诗宋词;从沈石溪到椋鸠十,从中国儿童文学到世界名著,都有她浏览过的痕迹。她喜好习作,在习作的路上一路摸索,一路收获,一路成长。成长的路上,六(2)中队的同学们是她最好的伴侣,老师们的指引是她成长的垫脚石。就像她的班主任邵玲玲说的那样,她是用心在写作。
获奖荣誉
年度温州市第九届温酒汇食品安全现场作文一等奖
年度温州市《夸夸我的好老师》现场作文二等奖
年龙湾区禁*征文一等奖
年龙湾区中小学现场作文第一名
年龙湾区“诗和童年”少年儿童原创诗歌大赛一等奖
年度温州市第五届安全生产现场作文一等奖
。。。。。。
她的作品《遇见唐诗》一文,构思精妙,语言上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摇曳多姿的语言如春风滋润心田。有一种爱是永远无法割舍的,不管岁月如何改变,那就是,爷爷与孙女之间的爱。有一种情怀萦绕心头到永远,那就是对唐诗的钟爱。其实爱就藏在生活的每个细小的角落,需要读者细细咀嚼、细细品味。
小女不才,龙湾人士也,今求学于永中一小六(2)中队,身体康健,吾不求外之美,而求内之秀,性温和、幽默、开朗活泼、诚以待人,虽貌不及徐公,才不及孔明,然好读国学,嗜文,常著文章以自娱。吾天生文采,挥笔泼墨,畅叙幽情,发自心声。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尽心尽力,天天向上。
(附文陈奕好《遇见唐诗》)
遇见唐诗
是落叶于地上翻滚的时候;
是双蝶翩翩在碧空的时候;
是夕阳亲吻着小山的时候;
“孙女,你瞧,那小儿还在那儿候着。”爷爷尤为粗哑的声音在身边响着。看见那稚嫩的脸蛋,背着一筐药,散去一阵阵清香迷人淡淡的苦味,深秋的风吹着他的衫鼓鼓的,却看一座座起伏绵山,云似一件纱衣,乳白色,薄薄的,隐去师父的踪影。
爷爷教育女孩吟唐诗,记唐诗、入唐诗、意境一来,女孩立马吟出几句,尤为画意,尤为诗情。
在字里行间轻语,女孩看到……
她看到了小时候的她,从爸妈的衣柜偷出几件长衫,套于身,手握一柄折扇,靠于背,嘴中念念有词:“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那是爷爷教她的。女孩反复念着,如同嚼着一块水果糖,那样甜蜜。不过,那只是一场成人世界的笑话,和女孩自己彩色世界浓醇的回忆。
在字里行间轻语,女孩看到……
她看到了坐在教室里的那些孩子,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家庭作业,其中,有一条尤为显眼:“背并默写幼儿唐诗。”犹如“五雷轰顶”,天啊,没有一个同学不叫苦的,两大唐诗……
奔向老家,她速速向爷爷报告了“敌情”,好让偏爱唐诗的他吓一跳,可爷爷笑了笑,指着那张大纸,用粗糙的手抚着孙女的头,唐诗是民族的根啊!……
那条作业是在晚饭炊烟冒起之前就好了的。那一年,女孩7岁,爷爷57岁。
她看到爷爷满是皱纹的脸笑得如同一朵艳丽的菊花,蝉儿轻鸣于枝头,檐上开始滴水,溅在脸上,凉凉的。
上学去了。走之前,爷爷拉过女孩的手,塞给她一本唐诗集,书面已泛*,书角卷卷的,有一种深沉的年代感。
车开了,不知为何,女孩想哭,将那本老诗集捧在怀里,靠近那个离心最近的地方。
在字里行间轻语,女孩看到了……
她看见了很多很多。关于她自己,关于爷爷,更关于唐诗。
现在,她回来了,这小院后的石头上,有女孩,有爷爷,还有唐诗。
仿佛只是一壶酒斟满的时间,却是何等的沁人心脾。不禁吟着“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了,爷爷皱眉,“还不是特别合适。”他道。
爷爷老了,银白色的发丝中只剩下了几缕若有若无的黑发,不久,也将散落在时间的流里。
女孩想四周不老青山,环抱着青春细流,唐诗也是不会老的,他的光辉将照耀着中国的所有人。直到永远。
永远,
永远。
来源:龙湾少先队
责任编辑:胡双双周思远
终审:温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瑞华
温州少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