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学校里的运动会,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是不是这样的场景:每个班级的代表在场地里比着标枪、铅球、跳远之类的竞技项目,更多的同学在场外看着喊加油?
12月6日~10日,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却举行了一场很特别的“运动会”——校园体育文化节。怎么个特别法?从这些镜头可窥一二。
镜头一爸妈和孩子拔河
12月10日下午,操场上赛得热火朝天。场地中央,正在举行一场“家长VS孩子”的拔河比赛。
“我今天特地请了年休来的!这么特别的运动会,还能和儿子的同学们一起比赛,以前从来没有过。”高二(13)班家长林女士一身运动装扮,显得很激动。她和其他十来位爸妈们组成了“家长代表队”,对阵高二年级的学生代表队。
比赛开始。绳子的两头,选手们铆足了劲互不相让;围观的同学、家长们兴奋地喊着“加油”,十分开心。
据了解,为了促进师生、亲子关系,这次体育文化节特地增加了班主任、家长参与的比赛项目,让大人和孩子们一起拼搏。“真的是第一次,不仅班上每个同学都参加了比赛,我们班主任,还有爸爸妈妈们也都参与进来。”高三(13)班余同学说,这样一场活动会成为她高中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
镜头二集体项目全班齐上阵
长达5天的体育文化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体育盛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次体育文化节基本上以集体项目为主,多数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加。
“像25米负重折返接力跑、足球绕杆接力、8字跳绳、定点投篮,每班都要派38个人,全班40多个人都轮到了。”高一(4)班李同学说,她从小不太擅长体育项目,学校运动会都是坐看台喊加油的角色,这次,参加了足球绕杆接力和8字跳绳,“大家一起参与,为了胜利一起努力的感觉真好”。
据了解,学校每天早上大课间时间给全校学生安排一次35分钟的跑操活动,高三生则在下午再增加一次。这次学体育文化节,集体项目多,为了配合更默契,每个班级还都提前训练。
这样一场体育文化节会不会占去孩子太多学习时间?高三家长周女士很认同学校的做法:“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每天抽时间锻炼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报道不都说温州上大学的孩子体质很差,高中三年更应该加强锻炼。”
镜头三文化创意秀拼的是内涵
操场上,一面面个性十足的班旗迎风飞扬,显得十分热闹。
高三(13)班的班旗上写着大大的“奇迹十三”。“我们是会创造奇迹的一群人。”赵同学得意地说。高一(4)班则是“巅峰4班”……此次体育文化节,学生不仅自己设计会旗、班旗、会徽、吉祥物等体育文化产品,还进行了开幕式上“一分钟创意秀”,46个班级的同学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比如京剧、武术、书法、跆拳道、柱手舞等。
把体育与文化相融合,温八高的体育文化节在项目内容的设置上也充分引入不同的文化元素,有传承有创新,既时尚又科学。比如负重接力传承的是最古老的农民运动,“八高最强战队”多项运动组合接力项目引进美国当下最流行的街头运动CrossFit,师生足球绕杆接力则切合了当下足球文化。
从3天到5天,从项目设置的变化,从参赛人员的增多,温八高的体育文化节,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
正如该校校长吴长青所说,运动会只是一个载体,学校希望通过改变,挖掘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和文化,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体现出品德、合作、意志、竞赛和领导协调能力等内涵,“从而落实学校的‘生命教育’,真正达到‘人人健康、人人成人、人人成功’的育人目标”。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