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南方都市报深圳官方首提ldquo深莞
TUhjnbcbe - 2021/3/15 1:12:00

近日,深圳官方首提“加强深莞惠都市圈住房发展战略研究”的概念,这意味着深圳人到临深片区买房,将得到官方层面支持。不过,多名专家认为,未来深圳人居住到临深片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交通,其次是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专家建议,这一规划的落实,最关键就是在规划框架内,通过三地*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商,使规划真正落实。

在今年10月25日,由深圳发布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中提到,发挥都市圈核心城市作用,促进深莞惠住房市场协调发展。虽然类似建议在坊间常有人提起,不过,深圳官方是首次提到这个概念。

规划中指出,重视深圳市作为深莞惠都市圈核心城市未来持续产生的住房消费外溢现象,继续发挥本市经济中心城市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统筹深莞惠都市圈住房需求的实现与房地产开发进程。

其中特别强调,加强深莞惠都市圈住房发展战略研究,联合东莞、惠州等城市编制完成深莞惠都市圈住房协调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城际住房重点开发区域,明确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功能布局、交通连接和各类公共服务配套,加强对城际住房重点开发区域内的现有功能进行整合,加强城际地区各类服务的衔接。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临深片区承担深圳的居住责任,实质上已经是一个市场导向的事实,目前,深圳人在深圳周边买房的历史已有10年,只不过,过去的七八年都是投资、投机。近两年,有些地段不错的片区,刚需比例已经达到三四成。他建议,接下来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最关键就是在大的规划框架内,通过三地*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商,使规划真正落实。

基础设施,交通配套最重要

        

宋丁则表示,在深莞惠都市圈里来解决深圳住房问题,首要问题当然是交通,比如地铁这样大的交通规划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搭不起来的,这是三个城市*府需要大力协调的。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同样指出,最重要的是交通问题,目前如果要在深圳工作住到东莞或惠州,大部分出行的办法还是自驾车,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占比相对较少。另外就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网络,不仅有地铁线路,还应该有快线公交车作为补充。

目前来看,临深片区住房供应充足,不过临深片区生活配套不够完善,还不足以让深圳人过去居住;长远来看,如想把人吸引到临深片区居住,就要把临深片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宋丁同样表示,从大的方面来讲,莞惠地区的城市配套非常不完善,商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远远达不到中心城市的要求。

        

他山之石-香港新界开发案例

        

何倩茹建议,深圳这次的规划可以参考借鉴香港。当年香港在发展上也面临了今天与深圳同样的问题,市区人口特别密集,住房也很紧张,而郊区有很多地却没有发展起来。后来,香港*府就在新界建了很多价格低于市区的保障性住房,把大部分人吸引过去了,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后的今天,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香港人居住在新界,这是一个成功案例。

何倩茹强调,当年香港采用了三大措施:一是建了很多便宜的房子,新界拥有价格比市区更低空间更大的房子,整体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好;二是建了很多小镇作为生活配套,每个镇有自己的中心,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第三个是交通非常完善,白领在新界坐地铁去上班方便快捷,一个小时以内就可到达中环或九龙。所以香港市民都很乐意过去住,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就已初具规模。

此外,还可以参考广州刚发展番禺时设计的楼巴来解决交通问题。设计专门车辆往返新楼盘与广州市区某些地铁,作为两地来回摆渡交通。

        摘自丨南方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都市报深圳官方首提ldquo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