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
年芙蓉园引入漆艺博物馆传承弘扬福州漆文化今起免费开放!活化古建筑,赋予新“漆”息。福州漆艺历史悠久,南宋时就可以生产精美的雕漆作品。而说到福州脱胎漆器,沈绍安是不得不提的人物,清代沈绍安家族将漆艺发挥到了极致,其首创的脱胎漆器名列中国传统工艺三宝之一。今天,全国首家以漆艺为主题的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在朱紫坊芙蓉园开馆。
当福州古典园林遇到漆艺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鼓楼君带你一探究竟!
没往墙上打一颗钉子
“朱紫坊前留古巷,芙蓉园里访秋花。”
芙蓉园
是福州历史上四大园林之首
始建于宋代,占地平方米
粉墙黛瓦、花园假山、亭台楼阁、
水池雪洞……
一步一景、景随步移
芙蓉园曾在宋明两代
出过两位“宰相”
到了清末,龚易图更是将其打造为
福州四大私家园林之一
如今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如何将古典园林的静谧隽永
和脱胎漆器的艳丽结合?
在布展时,博物馆费了不少心思
“古厝里住过14位名人,南宋参知*事陈韡盖起这座芙蓉园,之后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在这住了多年。”博物馆入驻前,这里有建筑文化、名人文化等,如今又将漆文化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感受芙蓉园古院落特色的同时,了解漆艺别样的魅力。”馆长胡韬告诉鼓楼君。
据了解,朱紫坊芙蓉园内能用于布展的有9个小房间,“布展时,展陈挂画需要挂到墙上,得靠钉子支撑。为保护好芙蓉园这一福州古厝,我们根据每个院落每面墙的大小制作了不同规格的展示板,没有往芙蓉园的墙上打一颗钉子。”胡韬说。
据介绍,从第一进一路往后走
能看到0年大漆历史、
沈绍安家族史、沈绍安制漆技法
以及沈氏家族
制漆所用的工具展示
武陵别墅屋内则呈现了
乔十光、郑益坤等大师作品
此外,园内还有漆文创品展示区
现场制漆展示区域等
传承漆文化
8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
举办“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
其中就有两件
来自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的藏品
如今,这两件藏品
也现身漆艺博物馆
“这是民国时期的银漆彩绘山水人物梅瓶,来自于福州沈氏。”胡韬介绍,沈绍安兰记制作的脱胎漆器是漆器之中的重器,代表着当时福州漆器工业的最高成就。
收藏这件梅瓶时还有一段故事:梅瓶高60厘米,瓶身正中为《西园雅集图》(宋代李公麟创作水墨画),图画颜色艳丽,人物姿态栩栩如生。民国上将陈仪曾将此梅瓶赠予日本高桥博士。之后这件漆器出现在了年日本东京举办的拍卖会上,刷新了早期福州脱胎漆器境外拍卖纪录。胡韬说:“对于大部分藏家来说,每一件藏品都是‘心头好’,要从不缺钱的藏家手中收回藏品,需要不懈努力。”
图源海峡都市报博物馆里还有一件重器——
“气死猫”钵
(钵内壁绘鱼,故而得名)
能得到它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
让漆走进生活
开馆当日,沈绍安漆艺博物馆
还举办了“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
委员作品展
中国漆画赴西班牙展福州展”
鼓楼君了解到,沈绍安漆艺博物馆
在现有的博物馆基础上
还将漆文化
与当代人的生活相融相合
游客来到博物馆
欣赏了大师大家的作品后
还能在园内的文创休闲区坐坐
喝茶聊天、观赏美景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入驻朱紫坊进一步擦亮了朱紫坊的漆文化品牌相信在未来朱紫坊一定会越“漆”越美丽!文综合海峡都市报、鼓楼旅游
图晚报记者张旭阳
编辑郑锦銮
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