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鹅池镇南溪村多残家庭庞建华喜获ldq
TUhjnbcbe - 2021/3/11 3:13:00


  “今年养蚕收入又能超过10万元!”10月15日,采摘完今年最后一批次蚕茧的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3组村民庞建华,高兴地用双手给哑妻胡艾娥比划着,胡艾娥开心地笑了起来。


  南溪村位于两岸群山对峙峡谷中,村民历来靠种玉米、红薯过日子。庞建华两岁时左脚致残,只能瘸着脚走路,妻子胡艾娥是聋哑人,80岁的母亲双目失明,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一家人一直靠农村低保维持生活。


  年,庞建华一家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被确定为村里的建卡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给他规划了养蚕脱贫的方案。当年,庞建华就将20多亩种玉米、红薯的土地改造成了桑园,同时他带着哑妻又养猪、养牛、养蜂。年,庞建华养蚕16张,养牛4头,养猪4头,养蜂5桶,产值达到8万多元,一下子摘掉了贫困帽子。


  “有人扶,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走,*府这么真心帮我,我也得使劲干才行。”庞建华说,为了过上好日子,他把村民撂荒的几十亩地流转过来种上蚕桑,桑园面积扩大到了60多亩。年,他拿出5万多元,扩建了一个余平方米的14个标准化钢架养蚕棚,当年的养蚕收入突破了10万元。


  “庞建华夫妇是村里最勤劳的人。”南溪村村民如是说。在冬春管理桑园时,庞建华和妻子一早就牵着牛出门,牛在山坡吃草,他俩就在地里劳作;庞建华在蚕棚里为小蚕添加桑叶,妻子胡艾娥就在采摘和背运桑叶。在地里干活时,他们基本都是从早晨干到天黑才回家,中午就吃自带的饭菜。


  年夏,山坡上的10多亩新栽桑因连续天晴出现旱情,庞建华和妻子硬是从山下背水,把桑树苗救活了。“一个小时只能来回跑一次,而且背起就爬坡,身上的汗水整天都没干过。”庞建华说,妻子虽然聋哑,但哪样活路都拿得上手,家务和养猪的活全被妻子包了。


  基地扩大了,庞建华招收了村里七八个留守妇女来务工,干管理桑园、摘桑叶、养蚕和摘蚕茧等季节性农活,帮助她们的家庭实现了增收。村民李祝兰从年起就在庞建华处务工,每年能挣到务工费多元。


  庞建华在脱贫致富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社会的
  “贫困帽子虽然摘了,但我不能歇气,还得继续往前奔,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和*府的关怀。”庞建华说。

作者:刘旭东

来源:武陵都市报

总编:汪彬

主编:龚节佑

编辑:罗淞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鹅池镇南溪村多残家庭庞建华喜获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