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燕赵都市报冀中版四周岁了!
四年前的今天,我们化为春天的使者,在创刊日义卖报纸温暖着涞源胜利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即将开启一次大型公益拍卖活动,为感动保定的唐县贫困小姐弟解决求学路上的经济困境。冀中版的每次创刊日,都是和勤劳、善美的保定人民的一次感恩之约。
今天,再次向朋友们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向您道一声感谢!
坚定履行媒体责任获市委市*府充分肯定
自四年前深深扎根保定的那一天起,冀中版就承袭母报“民生立报”的宗旨,确立了“推进保定人建设保定”的媒体责任,立足于成为市委市*府沟通民情的桥梁,着眼于通过新闻报道,推动各部门落实市委市*府重要决策,推进具体民生问题的改善,以拳拳之心和赤子之情服务保定大局。
从星夜兼程赶赴7.21受灾现场采访报道、组织援助、运送物资,到追踪报道顺平县七节河污染,直至整改还清。从每年将“感动保定”的善美人物通过省级平台推向全省、全国,弘扬保定正能量,到建设性推进各窗口部门行*效能的不断改进。
(”7,21“后,本报记者9次赴灾区送救灾物资)
四年来,保定市委市*府主要领导50余次对冀中版作出批示,多次提到“感谢燕赵都市报冀中版的同志们”、“感谢燕赵都市报记者”。
冀中版人用自己热爱保定,服务大局,守望民生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厚爱,被评为“保定好人群体”。
不断创新改革传播力和经营收入倍增
四年来,媒体格局和信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从报纸转向手机。虽然我们的报纸广告经营受到了冲击,但手机传播使大部分读者浏览新闻更加方便快捷,这是时代发展的进步,它可以使一家报社的新闻传播量级由十万级,迅速增长到百万级、千万级,对传统媒体和用户来说,这都是值得庆幸的。
为应对手机传播对经营的冲击,冀中版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国报业实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团队的创业激情。通过专业化公司制改革,活动策划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和冀中版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经营体制改革,冀中版优质投资项目的收入已超过创刊以来四年广告收入的总和。
事实证明,危机虽有危险,更是机遇!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保定工作大局
传播方式和介质发生了改变,但媒体的责任始终不能变。作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和燕赵都市报领导下的媒体,冀中版始终坚持*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做*的*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冀中版生于保定,长于保定,天然的血缘关系和乡情纽带是冀中版“推进保定人建设保定”媒体责任割不断的渊源。近五年来,冀中版组织了65期“全民义工行动”,参与者达数万人;每次创刊纪念日,我们都组织大型公益活动,扶贫助困。这一切自发的行动,都源于冀中版对保定和保定人民的感恩。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保率先联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冀中版将坚定不移的同保定市委市*府和1万保定人民一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省级媒体的平台优势,共同迎接这一伟大时代的到来!
今天,燕赵都市报冀中版四周岁了!
四年前的今天,我们化为春天的使者,以义卖创刊号的形式,为涞源胜利幸福院捐款。从那天起,这份秉承着“民生立报”传统的报纸,用四年时间书写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近百份内参、为民办千件实事、数千万阅读量、数万名“全民义工”……一个个真实的数字是记者们用脚丈量出来的新闻力量,更是冀中版“推进保定人建设保定”媒体责任的最强体现。
这一天,我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对一路陪伴的读者道一声:谢谢!我们更要深深承诺,冀中版对这座城市和1万保定人民的热爱不会减!
未来,守望民生,从“心”出发。84篇内参
——曾挡住每天20万吨污水流入白洋淀
为更好地履行“推进保定人建设保定”的媒体责任,针对保定市发生的有严重影响的民生事件,冀中版向市委市*府递送内参舆情。四年间递送的84篇中,约50篇得到了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其中市委书记批示20余次,市长批示20余次,常务副市长、副市长批示10余次,使得一些长期无法解决或严重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保定两座污水处理厂过去每天20万吨超标水流向白洋淀,对白洋淀水质安全、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记者
年,空气质量重污染预警期间,易县、涞水等地却顶风排尘。为了市民的生命健康,本报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情况,内参受到市委书记市长批示后,违规企业全部拆除,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受到调查处理。
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到对接京津的全方位发展,四年来,冀中版的内参已成为市委市*府了解社会舆情的重要窗口,更代表着媒体人对这个城市的责任。
上千民生问题——大到环境污染、小到井盖丢了,我们都要管
坚持“民生立报”的宗旨,秉承“民生问题无小事”,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到群众办事难、市*府惠民实事落实缓慢,再到路灯不亮、井盖丢失等等,冀中版创刊四年来,帮助保定百姓圆满解决了千余件民生问题。
十几年来,顺平县“肠衣城”每天排放几千吨超标废水排入七节河,使下游满城、清苑河段变成了臭水河。记者连续两年
年,保定易县柿子大丰收,然而2.5亿斤柿子滞销,却急坏了果农。记者为易县父老乡亲而奔走,帮助联系建立网络及线下销售平台,报道一经刊发,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主动联络表达购买意向,仅十余天,滞销柿子销售一空。记者切实帮易县的果农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该报道还获得第31届河北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评选二等奖。
(本报帮助下,易县柿子“火”了,果农高兴了)
冀中版成立的《群众办事看作风》报道组,
第一时间、全面解读、权威发布,冀中版众多稿件在全国形成了巨大影响,报纸、微博、
年5月30日,本报报道“油条哥”刘洪安,并与他发起成立了“保定良心油条联盟”,向社会和消费者公开承诺“安全用油,抵制复炸”。这个推广方式,迅速得到响应和复制,在省内甚至西安、天津等地也得到广泛传播,诚信经营已成为保定的一张名片。
(“保定良心油条联盟”单位挂牌)
年保定“7.21”特大洪涝灾害中,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发回最前线的灾情报道,为抗洪救灾提供详实信息,并引发了全社会的爱心救援。
年12月,系列稿件《京石高速年底即将通车》,对新京石高速进行全面介绍,通过全媒体发布,阅读量超百万,为市民提供了切实有用的服务信息。
(京石高速通车保定收费站)
年5月7日,民*部
年7月3日,央企进河北,国资委主任携84家央企负责人齐聚保定,本报官方
一勺良心油引领食品安全回归底线的“油条哥”刘洪安;“7?21”洪灾中挽救游客生命的涞水“最美夫妇”王玉平、刘庆花;身患癌症仍坚守在手术台旁的“坚强天使”贾永青……弘扬保定正能量,自年到年,由保定市文明办、燕赵都市报冀中版已联合主办了4期“感动保定十大人物评选”,共评选出“感动保定”40人,其中10人当选为“感动河北”,与此同时,保定“油条哥”刘洪安当选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这些感动人物温暖着这座城市,“感动保定十大人物评选”也已成为古城的记忆典藏。
数万名“全民义工”——65期义工行动温暖整个古城
年4月,保定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为了让保定更美好的共同目标,而围绕到了燕赵都市报冀中版的身边,加入到“全民义工行动”行列。
近5年来,冀中版举办了65期“全民义工行动”,参与者数万人。
让城市更洁净,例如平安夜清扫裕华路、曝光植物园不文明行为;擦亮保定品牌,例如为白洋淀景区清理绿化带、清理“国保”单位直隶审判厅院内垃圾;让爱心温暖保定,例如“温暖回家路”、捐助涞源胜利幸福院;在年“7.21”抗洪救灾全城募捐,9批价值超过26万元的物资,分送到三县5乡镇15个重灾区。
(平安夜,义工们清扫裕华路)
“全民义工”不仅收获了市民的认可,还收获了保定市委市*府的肯定。年8月,冀中版获得由保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的“保定好人群体”荣誉称号。年,“全民义工行动”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全民义工”活动将会风雨无阻地一直举办下去,爱保定,我们共同前行。
责编:小懵攻
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出品
欢迎攻粉分享
回复以下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请回复:老船吧朝阳店、海鲜大咖、牦牛王、花打主题餐厅、咖曼菲尔、嘿门烤鱼、韩松亭、来电酒店、足疗、富侨养生会……
请回复:火锅、湘菜、烤肉、烤鱼、烤鸭、麻辣烫、驴肉火烧……
......
READMOREZAN!完!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