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三塘盖故事白土观音堂有三绝
TUhjnbcbe - 2020/11/28 1:03: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04/4572203.html


  黔江区白土乡三塘盖景区,因其平均海拔米且风景绝美,被誉为“白云之上的地方”。在当地观音堂及其周边,还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景点,被当地人誉为观音堂三绝。近日,本报记者前往梯子岩、观音堂、天书奇石先睹为快。

悬崖挂梯


  要到观音堂,先要走梯子岩。“梯子岩,梯子岩,既是梯子也是岩”,在三塘当地,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段关于梯子岩的童谣。

梯子岩步道。


  梯子岩,位于三塘村靠西三公里处,因石梯沿石壁修建而得名。在三塘村,记者一行找到对当地历史文化比较了解的陈桂禄老人当向导,一同前往梯子岩。从三塘村村委会所在地出发,驱车约20分钟,车辆在一块标注有“观音堂”三个大字的指示牌旁停了下来。据陈桂禄介绍,要到梯子岩,就必须走上一段小路,梯子岩的尽头就是观音堂,观音堂之下是天书奇石。


  我们一行沿着崎岖的小路继续前行,步行10多分钟,一段紧靠石壁的石梯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梯子岩。记者在现场看到,梯子岩的石梯垂直而下,望不到尽头。


  “这些石梯有近千级,不信你们数数看。”陈桂禄老人一边带着路,一边提醒我们数梯步。


  当大家走到梯子岩中段附近时,在一个堆满木柴的土坑旁停了下来。陈桂禄从路边捡起一块柴扔进了土坑,并示意大家捡点柴扔下去。据陈桂禄介绍,这个地方的小地名叫“寒婆婆”,与当地一个传说有关。相传,这条路是寒婆婆出门砍柴的必经之路,这个堆满柴的地方,曾经是附近乞丐聚集的地方。寒婆婆每到此处,不仅会给饥饿的乞丐带来食物,还会将刚砍的柴送一部分给乞丐生活取暖。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寒婆婆,就把这里称为“寒婆婆”。当地人路过此处,也会替寒婆婆带上一点柴,成为当地风俗。

罕见石窟


  在梯子岩的尽头,就是观音堂。据陈桂禄介绍,观音堂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因有观音像而得名,为黔江境内罕见的石窟。观音堂,为清代石窟,面积6平方米。石窟宽1.3米、深1米,通高2.5米,距地面高1.4米。分上中下三部份。上部浮雕寿字、瓦、鱼及水波纹。中部宽1.3米、高0.3、深0.1米,楷书阳刻“灵威”“□奕”“普度众生”“普陀岩”,饰以瓦纹。下部为佛龛主体部分,宽1.3米、高1.2米、深1米,楹联楷书阳刻“何须朝南海,即此是普陀”,饰以瓦纹。

观音堂。


  在神龛前的空地上,曾经建有一座庙,庙内还供有观音菩萨金身。可惜庙已被拆除,不过修建寺庙时的基石尚在。


  “虽然庙被拆了,但每逢会期这里依然人来人往,香火鼎盛!”陈桂禄说,每逢会期,当地及周边的香客们都会早早来到这里,不但要在这里祈福,还要喝上一口“神水”。


  在距离观音像几米处的崖壁上有一个泉孔,泉孔不大,却源源不断地向外冒着水。泉孔的位置,刚好一个成年人的嘴能够着,且从不因天气变化而涨或干涸,更莫说浑浊,让人直呼神奇。站在泉孔旁,喝上一口泉水,沁人心脾。

天书奇石


  在观音堂之下,有一造型古怪的奇石,当地人称为天书石。为何叫天书石?据陈桂禄介绍,在天书石之上,有一难认的字,“天”不像天,“夫”不像夫,“大”不像大。相传,只要能认出此字的人,定能福泽深厚。

天书石。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块天书石呈青褐色,部分表面布满球状的突起。在天书石的另外一面,有很多凸起的部分,看着像字体上的笔画。站在天书石上,看其字,却如老人所说,“天”不像天,“夫”不像夫,“大”不像大……陈桂禄说,这就是人们说的观音堂三绝……

作者:谭鹏

来源:武陵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塘盖故事白土观音堂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