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
执着校长患癌1年不舍三尺讲台只为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会武通讯员杨午学存文/图6月3日,邢台平乡县第二中学的教职工迎来了又一批学生开学,却再也等不来他们的王赞岭校长了,校园里、餐厅内、宿舍间,再不见他忙碌的身影。组建于年的平乡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这几年在平乡县的口碑很好,在周边教育圈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源于平乡县二中的校长——王赞岭,他以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办学中。当人们问起王赞岭,你已临近退休还这么拼命地干,图个啥?王赞岭平淡地说:“我忙忙碌碌地度过一年又一年,但我很欣慰。特别是近几年,我的学生都考好了,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初衷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0世纪90年代,王赞岭的一位乡亲花了上万元,把孩子送到邻县的一所中学,但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后因不适应学校环境跑了回来。这位乡亲想托他给本县的学校说说继续上学,当时各学校已招生完毕开始上课,王赞岭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孩子进了校。几经折腾,既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已交的学费也打了水漂,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位乡亲含着泪水对王赞岭说:“你是大学生又是教师,你不能给咱乡亲们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么?”在王赞岭的印象中,这样的例子何止一个。年,厄运降到了王赞岭身上,他被确诊患小细胞肺癌。同年10月,他做了手术,摘除了右肺,并定期做化疗、放疗。年,身体康复的他,主动请缨去平乡益华中学工作。当时学校领导担心他的身体,但他“打包票”说自己没问题。在那里,通过课题开展,他把教师凝聚在一张网下,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合力。不负众望,从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初显,到年,平乡县益华中学教学成绩一年一个台阶,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学校。人们担心把王赞岭累坏了,可他说:“我的身体不是很棒吗?从此他落了个“传奇校长”的美名。年,王赞岭又一次请缨,到刚刚重组的平乡县第二中学担任校长。一所新学校,如何把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学生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王赞岭不停地追问和反思。操刀十年再磨剑先从安全抓起他带领教师,排查宿舍安全、学生就餐秩序,并制定相关制度。学校的一切制度首先从校长做起、从教师做起。白天坚持和教师们听课、评课,晚上照常和值班教师一起查宿舍。他拿着手电筒,从一楼到六楼,而且一直走在最前面,还会和值班教师一起蹲在学生宿舍门外,等着孩子们都睡下再悄然离开。王赞岭认为,学校教育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要引导学生把小事做得一丝不苟,把细节做得精益求精,让学生在这里养成伴随一生的好习惯。年秋,王赞岭在一次培训中接触到了北师大教授张东娇,交流中与他们的教育理念产生共鸣。他邀请该校教授来二中考察,最终确定了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思路。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他数次去清华、北大、良乡五中,铺开了去北京的“取经之路”。王赞岭带着老师学习归来抓实践更是一丝不苟,亲自查看学生听课样态、老师上课状态。王赞岭通过观察,觉得农村的孩子更有必要走出去开阔眼界和心胸!他鼓励老师带着学生去“游学”,天安门、长城、博物馆、高铁站、飞机场……内心与学生最亲王赞岭与学生最亲,与学生交朋友谈心是他的一个习惯,而且还要听取临近毕业学生的意见、建议。他不是对自己的管理缺少自信,他也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教师,而是他更加迫切想知道学生想要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方式是什么。平时,王赞岭不仅管理学校事务,而且还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