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第一波爆发的新冠疫情到来,身边的不少小伙伴都出现了高烧、咳嗽等症状,伴随着全身肌肉的剧烈疼痛,彻夜难眠。相比起病痛的折磨,救助无门反倒成了更大的问题,无论是线上商店还是线下药店,布洛芬、连花清瘟颗粒等退烧药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不容易在某个不知名线上小药店找到有库存的退烧药品,略带侥幸地拍下后,却被告知这是预售商品,发货时间大致会在年中旬。
(图片来自:淘宝APP)
而事情的走向远比消费者想象中还要夸张。经历了第一波的买药难之后,一夜之间似乎退烧药品又回到了货架上面,就连人们哄抢的中美史克牌布洛芬缓释胶囊都从无货变成了有货,而价格就是它本次“镀金”后最成功的变化。
安徽市场监督局在日前公布的一则通报中提到了药品涨价太高的问题,包括布洛芬在内的多款退烧药品在内,平均涨幅超过了50%,而像是连花清瘟颗粒这种本身进价相当低廉的药品,售价更是直接涨了%。在这个理应共度时艰的大环境下,无良药商们却罔顾人们的健康安全,擅自以非常理的售价出售药品,不免让人感到唏嘘。
除了药商们的哄抬价格之外,黄牛们囤药也成为了这场“抢药大战”的关键。事实上,奥米克戎属于自限性疾病,无需吃药也能靠自身的免疫力痊愈,而大部分药物只是帮助病患缓解身体的疼痛、减轻发热的症状等。在专家的推荐下,任何退烧药品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救命药”,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研究哪种成分对哪个症状有针对性效果,干脆买退烧药,一举多得。
(图片来自:微博热搜)
自本月初开始,朋友圈、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自称有抗原试剂和布洛芬等涉疫物品售卖的“陌生人”,他们行事相当谨慎,当你尝试想要了解物品的真伪时,他会毫不留情地回怼:不买拉倒,反正不愁卖。当然,以个人身份在网络上售卖第三类医疗器械都属于违法行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能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而在朋友圈出售抗原试剂,也是违法行为。可明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也挡不住大众对于药品、抗原试剂的需求,据了解,这些账号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