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福州过端午,连嗨5天今日中午11点海
TUhjnbcbe - 2025/7/30 9:43:00

N海都记者宋晖吴臻石磊磊/文建隆/插画

今天是端午节,受“闰四月”影响,今年端午节较去年推迟18天。今年的端午,是从年至今,一百多年来最晚的端午节。旧时,福州的端午节不止一天,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都算是端午节。福州人把端午节叫作“五日节”。这五天,福州的“节目”可谓丰富独特。记者邀请闽都乡学讲习所的方杰老师和大家聊聊你不一定知晓的福州独特端午习俗。

划龙舟“直播带货”

方杰说,要说独特,先说说和划龙舟有关的“采莲”!

什么是采莲?可不是采摘莲蓬,而是意指筹募龙舟竞渡的经费。“划龙舟花费颇大,所以每年农历四月下旬起,采莲成为乡间的头等大事,各组敲锣打鼓高举本乡龙舟的旗帜,挨家挨店齐唱‘采莲鼓’筹集经费。”“采莲鼓”怎么唱的?方老师举了个例子:据传,清末民国初年,一支采莲队伍来到鼓楼沈绍安的店铺前便开唱了——“手拍锣鼓响连天,采莲募款到街边。一枝蒲艾门前插,竹叶裹粽四角尖。这间店号沈绍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脱胎漆器扬四海,店号创设乾隆间。”这“采莲鼓”如同今天的“直播带货”,通过传唱无形中起到了广告的作用,平日吝啬的大户也为了能坐上“龙船头”宝座,不惜花巨资捐赠及宴请龙舟队员。

多种方法驱“五毒”

农历五月仲夏,天气燥热,蛇虫孳生,早在先秦时期,五月就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为“卫生防疫节”,以躲避瘟魔毒物纠缠。农历五月初一,人们以红纸束菖蒲、艾叶,悬于门上“以禳毒气”。菖蒲叶形状挺直狭长似宝剑,刃锋之下,邪虫自然不敢轻易进屋。菖蒲、艾叶晾干后还可用于小孩子洗浴。方杰老师说,到今天,福州各大中药店在端午节仍有备菖蒲赠市民的活动。

闽人古时还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菖蒲酒可起杀菌、保健、防瘟作用,后来又加入雄黄成为雄黄酒(注:雄黄酒加热后毒性很强,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并不建议大家饮用)。

古时说端午有“五毒”,方杰老师说,福州传统五毒专指“蝎、蛇、蜈蚣、蜘蛛、蟾蜍”。为防“五毒”,老福州人常以红纸印“五毒”图,贴于屋中,并用针刺它们,使它们不能横行;在衣饰上绣制、在糕饼上缀“五毒”图案,取意驱毒。

此外,为驱毒,端午这日还会放黄烟(室内燃放,主要成分为雄黄)、送孩子香袋(洗完澡挂上,以避邪气)等。

“午时书”颇似春联

要说福州端午最最独特的风俗应数“午时书”。

方杰介绍说,午时书是早年福州端午节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形式颇似春联。福州的文人将自己的诗情在端午节充分发挥,他们将所作的午时联贴在春联上。清朝莫友棠曾载:“闽俗端午日,以小春贴书端阳故实成对贴门首,名午时书。”也就是在端午节正午,福州家家户户都在门楹贴上午时书,午时联形制较为短小,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

关于午时书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明末有个屠户叫徐五,他曾作一午时书:“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恰好福州才子曹学佺路过,看见此联大为赞赏,于是叩门拜访,二人遂成莫逆之交。

流传下来的午时书佳作颇多,譬如“不效艾符趋时俗,但将蒲酒话升平”“屈子自醒人尽醉,孟尝长富我甘贫”,但可惜的是午时书的风俗如今已不再有了。

与午时书对应的风俗是喝“午时茶”。方老师说,午时茶由北山楂、正薄荷、广藿香、陈皮、桑叶、鱼腥草等为材料制成,但不可取端午当日之水(风俗中认为五月五的水毒),老百姓都提前一天蓄水,经太阳暴晒后用来泡午时茶,如今瑞来春堂还有端午向市民免费赠午时茶的活动。

今日中午11点

海都端午直播

民俗专家将介绍龙舟历史、龙舟饭的制作等

今年端午节,福州不举办综合性龙舟比赛。但大家不要失望,今日中午11时,海都记者将来到福州光明港,现场直播老福州过端午的场景。

在热浪滚滚的中午,你可以上好闹钟,不要扎堆,不要聚集,在家中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等待海都端午“视觉盛宴”的到来。

吃粽子,看龙舟,这是福州人过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一些内河和湖泊周边的村落,民间龙舟爱好者传承着祖辈的习俗,从初一到初五,在内河和湖泊上进行龙舟展演。海都记者了解到,福州西湖每年都有近10艘的龙舟,在白马河到西湖八景之一的湖天竞渡一带进行表演。晋安河周边,也有六七艘龙舟常年进行训练。相比二者,光明港这里拥有福州本地最传统的龙舟习俗。每年端午,光明港海潮寺和马尾天马山的海潮寺都有进行互访交流,成为民间的美谈。

今日中午的直播中,海都报将邀请文史专家、民俗研究者郑子端老先生,现场用普通话和福州话,介绍光明港龙舟历史。直播中,粉丝们也能看到龙舟饭的制作过程、百年前木雕龙头以及划龙舟前的各种讲究。

还犹豫什么,在端午节中午,跟着海都记者,一起感受最热闹的端午节氛围。

编辑:悠客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福州过端午,连嗨5天今日中午11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