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拥有年历史的城市里生活
是什么体验?
当你游走于步行街商圈,你同样会好奇“都正街”、“化龙池”这些古色古香的地名里藏着怎样的秘密。
当你徜徉在九如里,红墙绿瓦,小树青苔,你会感叹:这或许才是老长沙原本的模样。
让都市更厚重
让历史更鲜活
让社区更宜居
你所期待的幸福感
过去这些年
长沙一直在努力着
年12月,《长沙历史城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完成结题,明确了长沙市老城区的城市更新目标,古城长沙开启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篇章。据规划,长沙计划到年基本完成历史城区有机更新的目标。这项事关民生品质、城市品相、文化品位的系统工程,在时间表上已接近半程。长沙市民不难发现,潮宗街、北正街、白果园、下河街等老街面貌一新而又不失古韵;望月湖、寿星街这些老旧社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的种种不便,正在悄然解决。
再回溯,从年开始的社区提质提档,让长沙个社区分批次陆续改造完成,实现了与有机更新的无缝衔接。
至少从人居环境、城市品相的提升来看
“最具幸福感城市”绝非浪得虚名
作为新晋的“网红”城市
无论是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商圈
还是古色古香的老街窄巷
都可以成为网红打卡点
创造着新的流量
爱长沙,就是爱她古韵流淌的样子
爱长沙,就是爱她活力盎然的样子
爱长沙,就是爱她如此努力地变得更好的样子
修旧如旧,老长沙味里添“幸福”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文脉是城市的灵魂。
经过年的“文夕大火”和四次长沙会战,长沙的老城区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毁损严重。老城区积淀了长沙多年的历史,承载着留住城市记忆的使命。年以来,长沙以老城区有机更新为举措,让老城区在改造后更有长沙味,让老百姓更具幸福感。
潮宗街麻石路悠悠、九如里红墙青瓦、北正街灰白色调,在改造后的楠木厅,记者看到,年久失修的历史残垣被修复成了结构精细的历史景观。
据悉,潮宗街片区内包含了两处不可移动文物、12处市级文保单位,今年将完成九如里公馆群、金九故居以及时务学堂三个重点文化节点的打造。在每一栋修复过的公馆、旧址、民居前,都立上了标牌导视系统来进行展示、解读。
在高升巷里,在这里居住了60多年的章娭毑坐在老屋门前休息。
章娭毑
老房子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以前一下雨屋里就漏雨,现在房顶已经修好了,木窗子也做好了,墙面在慢慢粉刷。
为了留住老长沙味,改造坚持不动大“手术”,有的房子砌墙用的砖块都是老房屋倒塌的砖块,砖块上的青苔诉说着老街的历史。我们在开工前派专家深入街区收集老旧构件,整理造册,有些施工的团队,还是从常德和浏阳等地高薪聘请的从事传统木结构施工的手艺人。
工作人员
一座城市
不应只有宽马路和高楼
还应有可延续的历史记忆
芙蓉区白果园巷,因巷口有一小片白果树而得名。“住了几十年的房子翻新了,好多人来这里拍照逛街。”64岁的傅先生在白果园住了30多年,在这次有机更新中,他家所住的丰盈西里1号大变样,破旧的外墙重新粉刷,门前的管道沟渠重新铺设。
今年国庆期间,长沙白果园化龙池有机更新项目二期全面完工,观音井巷、东茅街巷、丰盈里巷、丰盈西里巷、苏家巷5条巷子正式开街亮相。修旧如旧的老街巷、传统民居与繁华现代的五一商圈交相辉映,呈现独特的城市风貌,成为长沙新的“网红”打卡点。
在改造方式上,芙蓉区把宜居惠民、文脉延续放在首位,不搞大拆大建。对于长沙保存下来的历史街巷之一的都正街,则由政府出资对项目进行统一策划,引导居民自主进行危旧房屋重建、改造,目前都正街房屋改造已有余户。改造只按规划方案一次性拆除非拆不可的低质、破败建筑和违章建筑,腾出步行街、小巷、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增加街头绿地、消防通道等。
地铁开进来了,提质提档靓社区
自年6月起,长沙市政府花三年时间,分批对城区所有社区进行提质提档。现在三年已过,长沙的很多老旧社区也因为政策的红利,变得焕然一新。这些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主题方案,最大限度地让居民们受惠。
荷花池社区
没有电梯,巧用钢板打造绿色通道
很多老旧小区,由于楼层不高,一般不会安装电梯。对年轻人来说,爬爬楼很轻松不费力,可换作老人就发愁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长沙市开福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找到了新的办法。
荷花池社区推出了“转角遇到爱”。在茅亭子小区的部分老旧居民楼内,记者看到,每栋楼楼梯的外侧安装着可收放的不锈钢板,放下来则成为一个宽约30厘米的光滑斜坡,形成一条便利的“绿色通道”;楼道转角处则设置了橙色折叠凳。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上楼下楼,可将重的物品放在钢板上托运,累了还能到板凳上坐坐。
“人老了,步子抬高点都比较吃力。现在有了板凳,提东西上下楼省心多了,”刚买菜回来的80岁李娭毑拉着购物车上楼,累了就坐着休息下,等缓过劲再往上爬,“以前,空手上楼都累得不行,更别提还要提着东西了。”
岳龙社区
地铁开进望月湖,小区不再“停车难”
溁湾镇是长沙河西传统商业中心,加上地铁4号线的开通,更是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而让望月湖小区居民最开心的,莫过于地铁站建在了住宅小区内,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出行。
“地铁修建前,我们就知道地铁站会建在小区内,大家都很兴奋,政府也安排大量资金给我们提质提档,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家住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街道岳龙社区的陈女士说,小区内共有6个社区,为迎接地铁的到来,很多党员带头上门劝说居民拆除违章建筑,一些破烂的道路也重新铺上了柏油,外墙上还制作了精美的“孝”文化宣传,让这里变得更加宜居。
居民王女士说,以前小区停车是个头痛的事,早上开车出门,晚上下班回家,小区没一处可以停车,经常是在外绕了一圈才成功停车。“那时候,很多车辆是外来的,导致小区业主都没地方停车。现在社区对部分路面进行了硬化,还安装了关卡,停车的问题得到解决,还增加了很多的停车位。”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还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街道岳龙社区主任王娲告诉记者,社区内配置了学习中心、日间照料、图书馆、花园等施设,满足有各类需求的居民参与其中。同时,还在社区周边做微循环,新增停车位个,并修建了两个菜市场,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由于社区紧挨白沙液街,在打造历史步道上,为商业提供便利服务,以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地铁站开在住宅区,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最好,以展示长沙社区的精神文明形象。”
数字地名串连“暗藏”古城密码
一步两搭桥、二里半、三王街、四方坪、伍家岭、六堆子、七里庙、八角亭、九尾冲、识字岭……一首流传于长沙坊间的地名数字歌,串联起长沙“老口子”对古城的独家记忆。
岁月更迭,它们用残旧斑驳的外墙、爬满裂痕的木质门窗、生锈的铁栅栏,勾勒出古城长沙变迁的轨迹,低诉着旧时光的故事。
随着城市的发展,即便部分地名实体已经消失,但幸运的是,它们大多仍以公交站牌、社区等形式留存下来。
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循着这些数字地名的前世今生,探寻和发现隐藏在长沙老街窄巷之中的城市密码。
数字密码1-一步两搭桥
坐标: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西起磨盘湾,东止小乐嘉巷
沿革:街以桥名,为唐代护城河经过之处。护城河上有两座并列的桥,间隔仅一步之遥,故得此名。年,一步两搭桥划入棚改区范围被拆除。
数字密码2-二里半
坐标: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
沿革:二里半名字的由来,与附近的地标建筑溁湾镇有关,因两者相距2.5里,故而得名二里半。年,湖南师范大学搬迁至此,在这里曾吃过的食物、闻过的花香、似曾相识的背影,或成了一代代学子难忘的大学记忆。
大学城里,朝气蓬勃
每天,从天马学生公寓到二里半是湖南师大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而这里每一次小修小补,都会引来学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