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因为内地的房价已经触顶,李嘉诚选择退出内地市场。他变卖内地资产以后,在英国市场成功转型,让无数内地商人十分羡慕,纷纷跟风效仿。
其中,重庆商人张松桥就是一个典型,他几乎抛光了他在内地的所有资产。年,他花费亿买下伦敦的利德贺大楼。
亿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看出张松桥投入英国市场的决心。可是,没想到在英国的投资,却因为英国脱欧等原因,最后亏损了亿。
巨额亏损,面对这次跌倒,这位重庆富商回国以后,站起来了吗?他又是如何拥有这样一笔巨大资产的呢?
01、富商的崛起
年,张松桥在重庆出生了,张松桥的父母都是化工厂的工人,年幼的张松桥吃穿不愁,但也谈不上富裕。
年时,张松桥拿到了去香港的单程票。当时,他高中临近毕业,但他自幼在学习上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兴趣,反而对去香港打拼很有兴趣。
于是,他选择辍学去香港,开始了2年半工半读的日子。他对家里人说:“我读书真没什么指望,但我觉得我去香港,肯定能赚大钱,作出一番事业来!”
在香港,他果然发现了商机,当时香港电子表已经非常普及,成本只有几元,但是在大陆,电子表很少见。
年,他回到重庆特意进行了市场调查,他发现,重庆对电子表的空缺非常大,于是,他开始收购成本几元的电子表,再以百元的价格卖到大陆。
大陆的买家大多是一些富商,所以百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大数目。
靠着两地之间的这种市场差异,再加上当时海关对零售商铺的监管较弱,张松桥竟然积累起了上千万的资本。
当时,很多人对于张松桥最初的资本心存疑虑,普通人哪儿有钱去批发电子表呢?最离谱的传言,说他是烧骨灰发的家。
但是,记者向张松桥求证时,他说,他回重庆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记者拼拼凑凑,终于得出了一个最靠谱的说法。
张松桥有一个华侨祖母,与家里联系很少,在华侨圈子里,有种说法:不论你的生意做得有多远,最后都要留一份家产给家里的祖孙后代。
所以,祖母去世的时候,把自己的一大笔财富都留给了她的长孙张松桥,那一年,张松桥15岁,这正是他倒卖电子表时的本金。
一切都恰到好处,在发家期间,他认识了他日后的生意伙伴曾维才。
曾维才
02、一路高走频上榜
年,张松桥发现了房地产方面的商机,他与曾维才一起创办中渝实业有限公司,即渝钛白上市公司的前身。
两人分工明确,曾维才台前运营,他幕后策划,股份平分,当时,重庆还没有社区的概念,城市中都是老式住宅,并且以街道划分。
张松桥凭借在香港的见识与经验,一口气盘下了渝北的亩地,开发荒地。
经过4年的努力,重庆的第一个住宅小区“加州花园”建成了。其外貌新而美,楼与楼之间规划整齐,绿化带一片鸟语花香,居住环境迅速超越了其他老式住宅。
而且,天助张松桥,当时重庆市被政府规划为直辖市,潜力得到了激发,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房价也水涨船高。
加州花园当时已经要卖多一平方米。除此之外,加州花园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优秀物业管理奖,这个奖含金量很高,让中渝在内地的房地产界名声远扬。
至今,加州花园仍然是重庆非常标志性的住宅区。综上所述,加州花园的项目让张松桥赚得盆满钵满,得到了巨大的资金。
但他并没有停歇,很快他又买下了更多的土地,并且像加州花园一样,继续引入香港的社区概念。
他在小区里配备学校、银行等社区设施,方便民众的出行生活。“加州城市花园”、“中渝科技楼”等新项目也随之而来,成为当时重庆最受欢迎的住宅。
很多资本方已经看到了中渝的潜力,向张松桥抛出橄榄枝,但张松桥的态度却是:“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链非常充足,短期内恐怕不会考虑融资的问题。”
有人认为张松桥只是不希望别人分走他的蛋糕,但事实证明,张松桥是有更高远的目标——他想要把公司变成一个彻底的融资公司。
年底,张松桥将中渝以33亿元出售给一家港股的上市公司,让中渝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
那时候,他手握重庆市11处土地开发的项目,凭借上市公司,他准备全力进军国内房地产,他为自己规划了进军全国的商业版图。
中渝置地负责中国的西部地区房地产,而渝太国际可以把香港作为发展的中心,将他的事业版图向东部扩张。
在香港的部分,中环世界广场等地标性建筑就是他们发展的成果。
年,张松桥以毒辣的眼光,认购中电新能源的13亿股新股。
那一年,他以亿身家荣登年的胡润富豪排行榜,在重庆富商中排名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庆首富”。
同年,张松桥成功拿到美国JP摩根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的投资,他的资金更加充沛,留给他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了。
得到投资后,他一边抢占成都、昆明和重庆这三处西南重地的项目,一边不忘进军像重庆万州、四川达州类似的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小城市。
遵从这个思路,在8月,张松桥用6.6亿收购重庆的聚信地产有限公司,又花近1亿元投资建设成都一个面积约6万平方米,名叫桂花村的住宅用地。
紧接着,他以万得到了四川彭山县的一个名叫滨江新城的项目百分之六十的股权。
9月,他与人合资,开发了成都锦江区的一块占地21亩的黄金地段,进军了商业地产的领域。
他对西南市场很有野心,而且他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在会议中直言:“明年我们将销售超过一百万平方米的地产,等到年,我们的销售额就能超过百亿。”
在年的时候,张松桥虽然榜上有名,但仅排全国位,等到年,他的资产已经是原来的8倍不止,排名也冲到了全国的第48位。
年时,张松桥受到郑裕彤的邀请,进入“大D会”。
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的主席,而这个组织里的成员,全是传出去能够震慑一方的香港大佬。
张松桥在香港的顺利发展,与大D会的帮助也脱不开干系,他本人非常低调,平时几乎从不抛头露面,这种工作都由曾维才负责。
在两人的分工协作下,中渝置地像一艘巨轮,在稳定的航行,公司业绩则一路高升,到年,公司的业绩已经突破百亿。
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张松桥本人也身价大涨,购买了多处豪宅。
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年的时候,他竞标以51亿买下赌王的“何东花园”,打破了当时购房价格的最高纪录。
后来,他将这栋房子改建成四栋豪宅,转手卖出去,在他手上房产最多的时候,听说多得他自己记不清楚。
传言,有一次他的一处豪宅失窃,但他并未意识到那是自己的房子,他根本不记得了,最后,还是物业帮忙报警,他才回想起来。
在记者面前,他始终保持低调,称:“我们还不希望引起大家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