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互联网法律大会暨数字化治理高峰论坛在杭州开幕,来自执法部门以及业界、学界的专家云集,共同探讨疫情之下数字化治理启示录。会上,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基于年的调查报道和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了《危害创业创新、破坏营商环境的“商业水军群组”观察治理报告》,深度剖析依托社交群组形成的网络传销诈骗、“黄牛党”、“薅羊毛党”等乱象及其危害,为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合法合规发展提供参考。
对互联网平台黑灰产乱象进行起底调查
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基于此前调查报道和课题研究成果发现,近年来,网络上存在大量黑灰产从业者,他们依托社交群组招募人员、组织培训、分发任务,采取批量虚设行为主体、虚构商业行为等方式,破坏正常商业秩序、误导消费者、干扰损害执法体系的团体,成为危害创业创新、破坏营商环境的“商业水军群组”。
《报告》指出,上述团体从事的黑灰产具体包括网络传销诈骗、污染数据、恶意评价、恶意投诉、“黄牛党”、“薅羊毛党”等方面,涉及短视频平台、外卖平台、电商平台、餐饮推荐平台、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渠道。他们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破坏网络生态和商业秩序,形成大量的虚假数据,导致线上甚至线下商业运营和消费者服务秩序混乱、影响用户的真实选择,扰乱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挑战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合规发展的边界。
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曾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此类黑灰产乱象进行起底调查,其中发现,围绕各大平台的涨粉、刷量、互动、点赞、刷分等刷量业务花样百出,甚至有黑灰产团伙利用劫持的数据,操控用户账号,进行社交平台的加粉、刷量、加群、违规推广,非法获利。
持续推出多篇调查报道并探索治理应对思路
调查还发现,在各类社交群组中隐藏着大量的此类黑灰产从业者,他们在各类社交群组中招募人员、组织培训、分发任务、实施攻击、完成交易,对数字经济各类商业场景发起干扰,谋取不当利益。
对此,《报告》呼吁,清除这些群体的滋生土壤和利益链,需要社会共治,用创新数字化技术手段精细化治理。建议各互联网平台自觉承担责任,针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策略;尤其是具有强大组织能力的社交平台,更应加大对商业水军策源地社交群组的监管力度。针对不确定人群有动员组织能力的社交群组,具有公共属性,并非私域,有关平台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切断商业水军的源头。同时,政府强化信用治理,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团伙的信用约束及监管。
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于年,近年来围绕网络黑灰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互联网广告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在线教育合规等多个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并曾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网络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引发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