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聚焦助企纾困市城建局打出组合拳楚天新传
TUhjnbcbe - 2025/6/6 20:53:00

助推发展黄金8条下沉企业提振信心搭建建材供需平台

助企纾困市城建局打出组合拳

□策划:武建采写:楚天都市报记者吕锐黎先才通讯员董汉斌柳志鹏陈晓玉俞红

近日,武汉市城建局发布落实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黄金8条”,赋能江城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这是市城建局助推经济、主动作为的一个缩影。

此前,市城建局局长夏平带队赴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江夏区开展“千局联千企”活动,深入对口联系企业调研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市城建局建筑业管理和发展办公室主任周才志带领工作组到湖北路桥开展“下沉企业、助企纾困”活动……

在疫后经济重振战中,市城建局开展“下沉纾困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布了助企纾困热线和专门邮箱,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定制化解决建筑企业的个性问题。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城建局为企业和各大投资平台搭建桥梁,当好“店小二”,助推全市建筑企业迅速驶入快车道,将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降至最小。

汉阳十里铺城中村二期改造K6地块浇筑现场

措施

“黄金8条”助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为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造,5月14日,市城建局发布《关于落实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以帮助全市建筑企业纾困解难。

记者从《通知》中注意到,8条措施分别从取消项目报建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下放管理权限、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着力解决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支持建筑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八项举措通知如下:

一、取消工程报建环节。取消工程项目报建环节,改为项目信息登记,按照项目监管权限,在市区分工正清单的基础上与项目招投标登记合并办理。

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施工许可前置条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不再作为施工许可前置条件,调整为在规定时限内由建设单位承诺完成。对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的三级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资质和受省住建厅委托审查的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推行企业资质证书的电子证照。

三、下放审批管理权限。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二次装修项目的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管、验收备案、消防审查及验收(抽查)等审批管理事项下放各区实施。探索分步下放消防审查和验收(抽查),逐步实现项目监管和消防验收(抽查)范围相匹配。

四、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和内容,取消平方米-平方米的内部改造项目(涉及人防工程的除外)施工图审查,实行设计质量安全注册师负责制。单体建筑面积小于平方米的新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和内部改造项目,开工前不再进行施工图审查,调整为事后设计质量检查。将基坑工程设计审查调整为专家论证,将专家论证意见作为基坑工程施工依据。

五、落实资金替代措施。可采用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者工程保证保险替代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在招标文件备案环节,及时发现和纠正无故拒绝接受建筑业企业以保函保单替代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条款,切实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六、推行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中启动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试点,指导试点项目建设单位重点选取在疫情防控中贡献突出的优秀咨询企业参与试点,提供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咨询服务,满足建设单位一体化服务需求。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探索工程全过程咨询模式。

七、明确防控费用范围。因疫情防控需要,工地现场的防疫设施改造、防护物资消耗、增加的专职防疫人员费用等列入疫情防控措施费中,按实签证,据实计取。现场劳务人员检测费用,由发承包双方协商分担比例。及时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增加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信息发布频次,为发承包双方合理确定工程价款提供参考依据。

八、加大招标支持力度。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鄂政办发[]13号)要求,对在疫情防控中贡献突出且受到当地表彰的优秀企业和个人,在当地今年的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招标中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分和1分的专项加分。

月亮湾城市阳台进行主体结构梁底模板铺设施工

解读

企业将有更多流动资金

“黄金8条”的推出,在江城建筑业界引起热议。

“用银行保函等替代工程施工相关保证金,切实减少广大建筑企业的资金占用问题,这让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信心。”近日,中铁十一局经营部副部长李军得知这一惠企举措后,难掩兴奋地说。

他向楚天都市报记者介绍,以往,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这四类保证金占投资额的比例从2%至5%不等,且这些保证金占用周期覆盖了整个项目建设期,从开始招投标到质保期结束,一般都在5年左右,给企业带来较大现金流压力。

“使用银行保函替代后,只要我们银行账户流水达标,银行愿意开具保单,就不用再占用现金。”李军说,目前中铁十一局在汉承建项目总投资额约91亿元,新规执行到位后,有望减少约4.5亿元的资金占用。

这一举措在实施中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对此,武汉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通知》中明确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比如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文件中就明确保函保单的担保机构和格式,监管部门还将监督和纠正业主单位无故拒绝接受保函保单的行为。此外,对于在保函保单上弄虚作假的建设企业,城建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此举措也引得武汉建筑业企业的期待、赞许。在汉央企中国一冶、在汉国企汉阳市政集团、在汉民营企业新七建设集团有关人士纷纷表示,通过资金替代这一举措,可让企业有更多流动资金,有利在建筑市场中平稳健康发展。

防疫费用支付有据可依

针对建设工地防疫经费激增的问题,上述《通知》还提出,因疫情防控需要,工地现场的防疫设施改造、防护物资消耗、增加的专职防疫人员费用等可列入工程造价,这一举措也让不少建筑行业人士为之点赞。

记者注意到,针对防疫经费问题,《通知》还明确了防疫设施改造不包括原本就已包含在工地现场文明施工费用中的设施设备实名制设施及人员相关费用投入,防护物资消耗及增加的专职防疫人员按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设工程计价管理的指导意见》(年2月24日)执行。

对此,汉阳市政建设集团质安部部长范涛表示,目前一个两三百人的项目工地每月增加的防疫支出在数万元左右,《通知》明确其可列入工程造价后,这笔费用可与业主单位协商分担,“他们支付也更有依据,可以减少我们的防疫成本压力。”

以新七建设集团承建的融创城一期项目来说,该项目目前有余名工人进场施工,以往余名的工人住宿,个集中箱板房便可容纳。“因疫情防控需要,现在每间房只能住3-4个人,板房需增设余间,这样的防疫成本便达余万。”新七建设集团总工程师曾德伟博士说,此外,项目上还要为管理人员和工人配备口罩、消毒液,4名专人在生活区和工作区测量体温,目前费用已达数百万元。“有了上述的利好政策作为依据,这对施工企业来说,着实可以减少工程成本。”

在建的融创城一期项目

案例

企业2天拿到施工许可证

5月25日,绿地D9-2地块项目办事员张琼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为政府的高效审批服务点赞。

据了解,绿地D9-2地块是洪山区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为武汉聚益置业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工程迟迟无法推进,企业十分着急。5月18日,张琼来到洪山区行政审批局,咨询施工许可证办理事项。因企业施工图审查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按照正常手续,暂不具备办理施工许可证条件。

此时,市城建局出台《关于落实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明确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不再作为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为了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促进工程建设进度提速,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对企业现有资料进行预审。经审查发现,申报材料中有一处信息与实际不符。“重新修改大约需要一个多星期,为了不耽误项目进度,我们决定特事特办,采取承诺后补的方式。”建设审批科工作人员吴慧蓉说。

办理期间,该局积极联系市城建局,请求政策指导,反复沟通协调。5月20日下午,在得到市城建局确切回复后,仅用半个小时就为企业核发了施工许可证。此前,洪山区行政审批局还为企业办理了该项目的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全流程审批用时5天,比法定时间提前40天。

“目前武汉市项目审批流程中,施工图审查耗时较多,‘黄金8条’新规实施后可为开发企业节约一到两个月时间,对于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及时贷款融资提供了便利。”武汉绿城黄浦湾项目前期开发部负责人王维说。

此外,企业可以一边进行前期施工,一边完成施工图审查,只要在建筑达到“底板”作业前完成审查即可。王维认为,“这一做法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节约了时间”。

市城建局牵线搭台助企业对接签大单

“复工以来,汉阳市政施工产能已恢复到九成以上,对水泥需求量很大,此前与水泥供应方的联系渠道不是特别畅通,此次政府搭建平台,供需双方高层直接对接,联系将更加紧密。”5月1日,畅通武汉制造市场循环供需对接会举行。汉阳市政总经理虞志鹏感慨说,企业有困难,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店小二”,让企业有信心、有决心进入恢复期,驶入快车道。

当天,这台由武汉市党委政府搭台的对接会,共有89家在汉企业、单位参会,百名企业家与会,为建材、机电等“武汉造”企业精准对接建筑工程、医疗市场。对接会现场,共签约12个项目。有企业家说,确定了1亿元的大单,党委政府与企业共度时艰,战胜困难的信心更足了,做大做强的动力更强了。

市城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武汉部分工业产品走出去遇阻,同时武汉本地市级平台公司、施工建设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机电设备、钢铁、混凝土等建材需求量较大。政府搭建平台,促成供需对接合作是双赢之举。

市城建局积极组织平台公司和施工企业支持优先使用本地工业产品,组织项目建设和武汉制造工业产品对接,在项目建设使用中推广。经过前期联系沟通组织,5月1日当天有4家投资平台和5家施工企业在对接会上签约。

各大型在汉央企纷纷表示,将扩大在汉采购力度。中建三局副总经理魏德胜表示,力争在武汉地区年采购金额由亿元提升至亿元。

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承启表示,市委市政府搭台,广大企业、企业家都非常振奋,大家都认为,当前就是要优先支持地方企业、地方产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会上,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与中建科工集团就建造智能化、高端建造、投资、共享市场等方面合作进行战略签约。

会上,大型投资建设平台武汉城投集团与从事电力电器研发制造的武汉长兴集团签约。武汉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国发表示,此次与从事电力电器研发制造的武汉长兴集团签约,双方将在市政建设、供排水、燃气、房地产项目上开展广泛合作,加大对武汉造、武汉本地工业产品的采购使用力度,共渡难关。

来源:楚天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助企纾困市城建局打出组合拳楚天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