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记者黄京杨斯涵通讯员蒋志平摄影邬云雨
刷脸就能借阅书籍、体验各种课程、记录自己的拓展课上课情况……在湖南,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为学子营造的智慧校园新生活。如何建设好“智慧校园”?
“人工智能+教育”的重点在哪里?11月6日,由湖南省教育厅指导,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教育智库·湘江论坛”在长沙举行,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每位学生都将有“数字画像”、“智慧学伴”,教育实现因材施教
以往,学生在校内图书借阅、体育器材领取等,都需要随时携带学生卡,十分不便。而现在,学生只需要刷一刷脸或者需输入对应的编号,他在学校看什么书,喜欢哪项运动,选什么拓展社团更合适……这些都尽在掌握之中。
记者了解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跟踪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感知和获取学生数据,经过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能生成学生“数字画像”,学校探索通过对学生拓展课学习数据的记录,跟踪分析学生的兴趣方向,帮助教师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应有一个数字画像,教育进入因材施教时代,将建立记录学生的课程学习及成长经历的数字档案,学习评估不仅看考了多少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