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
TUhjnbcbe - 2025/5/8 16:37: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原标题:《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出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

10月13日,小蛮腰科技大会在广州开幕。在“后疫情时代的大数据应用与隐私保护”分论坛上,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便捷性受认可但存在强制使用问题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呈现加速落地的趋势。从智慧城市建设到手机客户端的登录解锁,各种场景下都能见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影子。

《报告》列举了十类人脸识别场景(支付转账、开户销户、实名登记、解锁解密、换脸娱乐、政府办事、交通安检、门禁考勤、校园/在线教育和公共安全监管),回收匿名问卷2万余份,旨在了解人脸识别的使用情况和公众的安全感受。

人脸识别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是各行业推进技术落地的主要动因,但公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感受到更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课题组在问卷设置了量表题,请受访者结合使用感受进行打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结果显示,在便捷性感受方面,有9类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显示出受访者对人脸识别便捷性的认可度。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支付转账,平均分为4.33。在安全性感受方面,受访者给出的分数则明显偏低,仅有交通安检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体现出受访者对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忧虑态度。

此外,人脸识别还存在比较突出的“强制使用”问题。《报告》发现,在“交通安检”场景遇到强制人脸识别的受访者最多,达到27.39%,随后是“实名登记”(26.42%)“开户销户”(25.94%)“支付转账”(25.81%)“门禁考勤”(21.76%)。

研究人员指出,在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要求的“强认证”场景(如公共安全、金融支付)下,使用人脸识别完成精确的身份比对和验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对于一些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如门禁考勤),不宜使用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调研显示,相较于人脸识别,受访者更愿意使用指纹、手机验证码、密码等验证手段。

一些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引争议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遍地开花”,已经受到了公众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