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弯文奎
实习生张成诚
近日,新华社披露一起特大制售假壮阳药案,犯罪嫌疑人花费8万元将假壮阳药刷成某拼团购物网站“爆款”,一个月可销售余单,销往20多个省份。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拼多多上开设多家网店,为了让更多客户能在检索时看到自己的店铺,所以高投入刷单。
接到反映后,河南商报记者通过数日暗访调查,发现电商商家背后的一条刷单产业链。刷单平台通过广告招揽电商商家入驻平台放单,刷手接单后为上述商家刷单,平台则通过收取商家会员费和利用资金流谋利。同时,刷单行为涉及大量的电商平台账号以及快递空包现象。
商家、刷单平台、网络刷手
一同构成刷单产业链
“你看这个商品下的评论好几条都是相同的。”5月15日,一位常在拼多多平台上拼单的消费者王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商品下“满意”“很好”这样雷同的商品评价,让她对这些评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消费者评价也流行盖楼?”
电商平台究竟多大程度上存在好评造假的行为?带着消费者的疑问,河南商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5月16日,经过接触,一位刷单行业的从业者刘娟(化名)向河南商报记者透露,事实上,因为商家有提升排名的“刚需”,刷单现象大量存在,电商商家、网络刷手、刷单平台,一同构成了刷单产业链。
刘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其熟悉的某刷单平台上,每天都有上百条商家发布的任务等着刷手们去做。这个刷单平台产业链完备,提供商家、刷手、空包购买一条龙服务。为了提高刷单效率,该平台还引入了“拼多多授权”功能,能够帮助商家将虚假单号一键导入拼多多后台。
刷单平台宣称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5月17日,河南商报记者注册刘娟所述的某刷单平台进行登录。一进入该平台,就发现其在醒目位置打出的“特色”自宣:拼多多提升销量,一站式解决方案。
该平台在新手教程里称,“平台一万多名会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IP、不同ID,平台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免费的互刷模式,一切都是纯人工操作,和真实的交易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平台上除了教商家和刷手们发布任务、接受任务的教程之外,该平台还制定有发布任务和接受任务的规则。
为逃避刷单审查,平台要求接受任务的刷手,接到任务后必须查看任务的属性(如:尺寸、颜色、套餐等),如果没有按照任务的属性购买会被举报;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