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包华
年关临近,大家欢欢喜喜在准备过年的同时,一些骗子也开始频繁活动起来。近日,福州一名九旬老人就险些被骗。
“爷爷,我开车撞到人,被警察抓了,现在身上钱不够,还需要1万块急救钱!”12日上午,家住福州鼓楼区的90岁杨老伯,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自己孙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说自己出了事需要钱,急着让老人给他转账1万元。所幸当时家中有人在场,当场拆穿了骗子的伎俩。
杨老伯说,当时电话中一名男子焦急地哭喊着,请求“爷爷”将1万元现金转到指定账户,他听着心中不禁紧张起来,赶紧拿起银行卡,因不会使用手机转账,就准备拄起拐杖往银行去。
杨老伯刚要出门,正好碰到女儿杨女士前来看望他。得知情况后,杨女士立即打电话询问杨老伯的孙子,确定是诈骗电话。没想到这时杨老伯的电话再次响起,又是这名男子来电,杨女士开启电话免提,将该男子的骗局现场拆穿,该男子才骂骂咧咧地挂掉电话。
事后杨老伯对记者说,由于年纪大了辨认不清电话里的声音,他下意识以为就是自己的孙子来电。他仔细回想起骗子的话术,才发现其实一开始就存在破绽——他的孙子从小都喊他叫“阿公”,从没喊过“爷爷”。
小贴士:几类骗术起底
据公安部门介绍,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日趋增加,主要有这几种类型:
1、冒充“公检法”骗局升级
假借法院的名义,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电话内容均由一段电话录音播出,并指示当事人摁电话键进入下一级内容。进入下一级后,有冒充法院的工作人员先以事主涉案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证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账户进行诈骗。
除此之外,还出现“冒充公检法2.0版”电信诈骗套路,与“1.0版本”的重要区别是:骗子一改以往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仅仅以电话遥控指挥转账的方式,而是派出“公安协勤人员”前往受害人住所,或协助受害人利用网银,或随同其前往银行进行转账。受害人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遇见上门的“协勤人员”会更加深信不疑,从而更容易向对方转账。可以说,“冒充公检法2.0版”是骗子精心打造的“线上+线下”诈骗模式,但核心仍然是需要转账才能骗走钱财。
2、猜猜我是谁
先拨通诈骗对象的电话,让其“猜猜我是谁”,当事人便在熟人中猜测对方身份,此时犯罪分子顺势答应,并称近期要来看望当事人,次日再撒谎称,来看望当事人的途中出车祸,或嫖娼、吸毒被抓等,向受害人借钱,让其汇钱到指定账户。
3、盗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