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青花椒”报道组
11月8日,正值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新闻奖作为国内等级最高的新闻奖,今年首设舆论监督报道奖,华西都市报以《“店招用了‘青花椒’竟成被告”系列报道》斩获该奖项。
去年,从成都、广安……到上海、北京,持续多月的追踪报道,“青花椒”报道组通过走访调查、抵达上海核心当事方获得独家回应,并策动多方力量,将“青花椒”事件推向全国影响。经过不懈努力,“青花椒”店招被重新挂上,商家们给封面新闻送来锦旗,“青花椒”案也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
记者们拿起笔杆子,通过舆论监督报道,推动“良法善治”,维护了公平正义。今天,报道组再次用文字分享“青花椒”报道背后的故事和那些难以忘怀的“名场面”。
四川地区多家“青花椒”店被告
《调查》
微小商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弱势群体
记者朱珠
四川多家有“青花椒”店招的餐馆被上海一家公司告了!年12月23日,获得这一消息后,我们报道组第一时间“兵分八路”开启走访调查,而我也遇到了采访生涯的第一次“滑铁卢”。
以为提前联系到了老板就能采访顺利,但当我抵达位于簇桥的这家“青花椒鱼”火锅店时,刚想举起手机拍点素材,就被突然出现的店主夫妇拦了下了,对我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产生了敌意,“你在拍什么,是谁派你来的!”两个人的一顿猛烈言辞让我心生畏惧。在拿出证件说明自己来历后,他们才勉强相信。
为何会如此抗拒采访?老板夫妇表明原因,近期频繁接到法院和律师的电话,难辨真假,害怕维持生计的小餐馆要被迫关门于是非常糟心,对外界的打扰已经产生了抵抗。他们也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被告?青花椒鱼明明是四川的一道菜?”
从店家这里我也了解到,四川地区还有许多家“青花椒”店铺都“遭了”,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有的甚至已经赔了钱,于是还自发建了维权群。经过我们的第一轮报道,事件进一步得以发酵,也获得了更多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