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有鱼才叫河。”湘江作为湖南人的母亲河,如果江里没有鱼,将是不可想象的。
据早前的一份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湘江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苗资源有20多亿尾,时至年锐减至不足1亿尾,另外还有17种鱼类绝迹。
长沙是有名的山水洲城,湘江穿城而过,水域资源丰富,捕鱼、钓鱼、吃鱼曾是许多长沙市民的雅好。因此,电捕鱼、迷魂阵等“断子绝孙”式的捕捞,曾一度呈泛滥之势。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湘江禁渔,长株潭理应打先锋。
从年开始,长沙就对湘江重点水域实行了春季禁渔。随之,一系列护鱼行动持续展开,并不断升级。年7月,长沙对湘江长沙段、浏阳河、捞刀河等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渔;年3月,长株潭三市签署“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渔政联合执法备忘录”,构建“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立体防护网;年12月,长沙市针对湘江长沙段沿线一人多杆、一线多钩等违规垂钓行为,以及电鱼、偷捕等非法捕捞行为,打响冬季禁渔“歼灭战”……今年6月7日,长沙市召开总河长暨河长制工作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强水系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此外,长沙还建立了“智慧渔政”视频监管平台,在重要水域安装了多个高清摄像头,“人防+技防”“专防+群防”,形成水陆执法闭环;各级司法部门也不断雷霆出击,非法捕捞不仅仅会被判刑,还要增殖放流、劳务代偿、义务巡河等。
禁渔护鱼是手段,保护生态才是目的,在这条道路上不能有局外人和旁观者。湘江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守护。
本期《16楼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