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张图是我国,很多人公认的七大分区的划分,实际上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不过其中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华东地区太大,包含了七省一市,共8个省级行政区。我国总共的省级行政区也不过34个,华东大区就占据了1/4的名额!
其实华东大区也是拼凑得来的,本身是相当散装的,尤其是建国前本身没有华东大区。目前的华东大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以及上海市,实际上都是从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拼凑而来的一个大区。
按照建国前的大区划分方法,山东属于华北地区,妥妥的北方省份;福建和台湾属于华南地区,偏热带地区;江浙沪皖和江西属于华中地区。
当时这样划分是比较粗略的一个划分,但是还是考虑到了人文方面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考量是流域。华北地区大体上是黄河流域范围,华中地区大体上是长江流域范围,华南地区大体上是珠江流域范围。
从语言方面来讲,山东省属于官话区,基本上在整个北方没有语言障碍。比如山东人到河北到河南即使用本地话,也很少会产生歧义,所以山东划入华东大区非常勉强。
从闽语的分布图上来看,福建台湾以及海南大部分都是使用这种方言,尤其是海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粤语。虽然说闽语相互之间也很难进行沟通,但毕竟是同属一种语言,相互学起来也是相当方便的。
而客家话更是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江西交界地带,所以总体而言将福建,江西,台湾划入到华南大区是比较合适的。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江西省本身就是划到了中南大区,而不是最初的华东大区,估计也有这样的考虑。
华东大区排除了江西,福建,台湾,山东以后,那么就剩下了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这三省一市在建国前本身就是属于华中地区,并且是现在的包邮区,神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