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年客运量
参照国际铁路营收比,一般中短途铁路年客流能保持万左右人次即可实现盈利,而京沪高铁年客流均超过这个数字,赚钱并不愁。疫情之前,京沪高铁每天发送列车多达列,最短发车间隔只有4分钟,密度是全国高铁之最。不仅如此,作为连通京沪两大一线城市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沿线人口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27%,均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正是由于京沪高铁的快速连通,才大大拉近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构建起支撑东部率先发展的高铁经济走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来源:新华社那既然已经有了京沪高铁,为何还要有“京沪第二高铁”呢?京沪高铁修通后覆盖了南北主要城市,但从规划中不难看出,这条线路实际是从安徽穿过南京并入沪宁线后进入上海,山东的胶东半岛以及江苏部分城市并没能享受到高铁带来的红利。现在长三角主打“经济一体化”“一小时都市圈”,原有的京沪高铁规划就有些欠缺,建设京沪第二高铁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对比京沪高铁,京沪高铁二线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先看下京沪高铁二线从北到南的途经城市:京沪高铁二线从北到南依次途经北京、天津、河北(沧州)、山东(滨州、东营、潍坊、日照、临沂)、江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通、苏州)、上海。我们再注意下在建和已通车路线:京津城际铁路(年8月已通车)、天津到潍坊的津潍高铁(年1月15日开工)、潍坊到宿迁的潍宿高铁(预计年年内开工建设)、徐盐高铁宿迁到淮安段(年12月已通车)、连镇高铁淮安到扬州段(年12月已通车)、北沿江高铁扬州到南通段(年9月28日已开工)、沪苏通铁路(年7月已通车)。不知有没有发现,作为“八纵八横”高铁规划,京沪高铁二线其实很早就开始分段修建,但在山东段迟迟没有进展。这是因为京沪高铁二线由多条线路组成,包括京津城际、津潍高铁、潍宿高铁、徐盐高铁、连镇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沪苏通铁路等。其中,京津城际、徐盐高铁、连镇高铁、沪苏通铁路都已贯通,仅剩下津潍高铁、潍宿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仍在建设之中。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首孔预制箱梁浇筑完成来源:上观新闻在此之前,京沪高铁二线最大的“肠梗阻”是在山东境内。据媒体报道,山东境内天津至潍坊段(津潍高铁)、潍坊至宿迁段(潍宿高铁)是争议最大的路线规划,尤其是潍坊-临沂之间出现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导致京沪高铁二线整个“十三五”期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很显然,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高铁带来的城市集群效应,必定会想方设法让高铁途经境内城市。从高铁途经本省,到底在哪些市县区设站,设多少,背后的各种博弈只多不少。经过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才形成现在最终走向。年9月,当山东提出的东线方案获准,京沪高铁二线从胶东半岛画了个弧线南下,山东境内的铁路建设立马提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批的最后一段潍宿高铁,全长公里,共设12个车站,但只有74公里位于江苏,其他路段都位于山东。来源:澎湃新闻同时,京沪高铁二线中,山东的潍坊和临沂两个地级市设站最多;江苏的扬州和苏州两地设站最多。截至目前,京沪高铁二线还有三段未通车,分别是津潍高铁、潍宿高铁、北沿江高铁扬州至南通段。其中,北沿江高铁(扬州到南通段)已于去年9月动工,连接天津和山东潍坊的津潍高铁于今年1月正式开工,两者均有望年建成通车。根据公告,连接山东潍坊和江苏宿迁的潍宿高铁有望于年6月建成,这意味着京沪高铁二线也有望同期实现全线贯通。与京沪高铁相比,京沪高铁二线设站更多。京沪高铁共设22站,而京沪高铁二线设有四十多个车站,这代表将有更多沿线城市因此而受益。此外,与京沪高铁主要布局在大城市不同,京沪高铁二线建设主要是为了填补山东胶东半岛与江苏苏北、苏南地区的高铁空白,重点是布局三四线城市。长期以来,山东境内三条高铁,一条是京沪高铁、一条是青太高铁(青岛-太原),还有就是沿海高铁通道,总体就是以济南与青岛为核心的“双子星”枢纽模式。山东高速铁路网“三环四横六纵”规划方案来源:大众日报
胶东半岛的“东强西弱”的格局更加明显,青岛拥有四条高铁交汇领跑东部,可胶东半岛西面部分城市甚至连一条高铁都还没有。因此,这次高铁二线并没有考虑济南和青岛,其东线方案就是延伸到胶东半岛,将德州、滨州、东营、潍坊、日照、临沂等地纳入其中,让附近的安丘、诸城、五莲、莒县、沂南、兰陵、郯城等县区将成为高铁受益者。不过,济南和青岛虽然不在其中规划,但这两座城市已通过其他支线实现京沪高铁二线连通。可以说,此次京沪高铁二线规划,山东如愿以偿,不仅强化了自身与京沪两地的联系,更让胶东半岛的大部分城市乘上高铁“顺风车”,真正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同样,京沪高铁二线也一改江苏苏北和苏中地区高铁相对薄弱的现状。截至年,江苏已形成“北接陇海、南跨沪宁、西联京沪、东启江海”的“三纵四横”快速铁路网,高铁里程排名由全国第14名一跃进入全国第二,省内城市之间基本可在1.5小时左右直达,直接带动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像江苏的苏州,每天有五十多趟动车和高铁能够往返上海,对其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以及发展资源型产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但江苏也有些遗憾,境内高铁虽说有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宁芜铁路、新长铁路、宁启铁路,但真正覆盖到急需高铁带动经济的宿迁、淮安、扬州、南通等苏北、苏中地区的高铁线路少之又少。宿迁站来源:宿迁发布
截至年,整个苏中、苏北地区经济总量已占到江苏全省近一半,这还是在高铁经济尚未完全辐射到的背景下。正因对高铁需求的急迫,京沪高铁二线在江苏境内的施工进度可谓神速。除了早就建成的京津城际,连通江苏宿迁到淮安的徐盐高铁于年开通;连接江苏南通与上海的沪苏通铁路一期于年开通;贯穿南通到扬州的北沿江高铁即将正式开工。“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可以预见,京沪高铁二线正式通车后,必将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有着更显著地提振作用,同时也会让江苏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随着我国“八纵八横”的高铁路网逐步成形,接入京沪高铁的线路越来越多,高铁带来的经济效益,必将在更多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