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秋假期第一天,记者在各大商场看到,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假日消费市场购销两旺。
过中秋,“鲜货”受欢迎
中秋节庆的带动下,月饼成为各大商超的“主角”。记者在超市、烘焙店看到,商家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以及各种口味的散装月饼,从销售情况来看,市民以居家消费为主,比较青睐散装月饼,礼盒月饼则是团购居多。
除了月饼是中秋节“标配”外,琳琅满目的水果也炙手可热。记者在市区的几家大型农贸市场看到,各家摊位前摆放着新鲜量足的水果,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山东的苹果、运城的柿子石榴、两广的橘子……来自全国各地的时令水果齐聚,等待消费者挑选购买。
“秋风起,蟹脚痒。”螃蟹作为中秋节餐桌上的明星,也成为拉动中秋经济的热销产品。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散称螃蟹也已抢“鲜”上市,价格亲民。
西宁五四西路一家大型海鲜农贸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几家销售螃蟹的摊主一边忙着将顾客选购的螃蟹绑好装进袋中,一边热情地向路过市民推销自家螃蟹。
“家人都爱吃螃蟹,刚上市就买了些尝尝鲜。”提着刚刚采购的“战利品”,市民林女士心满意足地走出市场。
摊主陈超告诉记者,他们家销售的螃蟹都是从江苏进的货,有不同重量的螃蟹,价格从75元到元不等,这几天的销量都很不错。
消费券,助推市民买买买
满60元减20元、满元减50元,社保卡刷卡消费满60元立减20元……在我省发放的第二期惠民消费券的带动下,西宁市的假日消费潜力也得到进一步释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领券者以实用性消费居多,购买日用品、在生鲜超市买果蔬、在商超买换季衣服和鞋子等,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与亲友在餐饮场所使用消费券。与此同时,为配合居民使用消费券,商家纷纷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进一步鼓励市民到店消费。
“我们店推出的一些套餐活动,比如满元减15元、满元减20元,这些都可以和消费券叠加使用,这样优惠力度就更大一些了。”参与消费券发放活动的一家餐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持续拉动“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驾“大马车”。多家商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市民购物需求旺盛,消费券的发放正当其时,强有力地助推了市场经济发展。
假期+换季,拉动假日消费
抓住节假日促销是消费市场的“必备节目”。假日期间,为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很多商场精选了节庆刚需、消费升级和季节性商品,并推出各种优惠及多样化创新营销活动吸引顾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为消费者带来优惠的购物盛宴。
海湖商圈的大型商场里,服装鞋帽等日常用品的消费依然是主力,在气温逐渐走低因素的推动下,秋冬新品服装鞋帽销售火爆。“今天我们的销售量还可以,节日期间推出了折扣活动,今天一上午就卖了好几套。”一家品牌店的工作人员说。
同一个假期,也有不同的玩法。一个月前,面对着体检报告上的亚健康状况,市民小孟迈进健身馆,并购买了15节私教课。“难得休息3天,健身房教练也都在,就过来了。以前过节可能跟朋友约撸串,现在可以约‘撸铁’了,月圆人不能圆!”小孟说,假期跟他一样到馆里来锻炼的会员一点也不比平时少,大家一起健身过节。
农贸市场供应充足
9月19日一早,西宁市城北区建设巷农贸市场里人声鼎沸,各个摊位前围着顾客,不少肉摊和水果摊前排起了队,人们大包小包采购,为节日的团聚做准备。拖着购物篮的章女士说,上高中的孩子放假了,想吃妈妈做的拿手菜,她会一一安排。
城西区西山一巷的早市比往日更热闹了,蔬菜、水果种类繁多。人们穿梭其中,一边盘算着团圆饭菜单,一边锁定采购目标,脸上多了一份喜悦和着急。
为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市场供应工作,全省商务系统引导各地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商品货源、丰富商品品种,保障市场供应。9月以来,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蔬菜日均进场量.4吨,本地蔬菜上市量占到41.73%,水果日均进场量.4吨。截至9月15日,蔬菜、水果库存分别为吨和.8吨。西宁市重点监测的3家粮油市场面粉、大米库存较8月底增加吨、吨。
针对节日期间消费需求的增长,我省还计划投放省级储备冻猪肉吨、冻牛羊肉吨,让每一张餐桌营养又丰盛。
糕点抽检合格率%
中秋佳节,什么最受欢迎?当然是月饼!王府井超市城西店里,人们认真挑选月饼,逐一比较,与早市上的匆忙截然不同。大百超市店交通综合市场店门口人来人往,手里几乎都拎着月饼。
节日里既要吃得开心又要吃得安全,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节令性食品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抽检糕点(月饼、糕点)70批次,餐饮食(月饼)2批次。其中,24批次为我省本地生产,48批次为外省生产在我省市场销售。检验项目涉及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合格率%。
省市场监管局建议广大消费者到超市、食品商店等正规渠道购买月饼,留存购物凭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霉变、漏气等现象;散装月饼盛放容器是否清洁,不要购买无食品标签或标签标注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的产品。
在网络平台选购月饼,应尽量在具有正规运营资质、信用评价高的网站和网店购买,并与客服人员确认保质期与邮寄时间,以防过期。
严格规范价格行为
各大商场里各种节日促销开始了,低价折扣、买一送一、满减活动令人心动。国芳百货黄金珠宝柜台前,女士们精心挑选首饰,男士在一旁耐心等待,工作人员一遍遍向过往行人介绍优惠活动。
为规范节日市场价格秩序,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秋、国庆期间严格规范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要求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认真学习价格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严格执行依法制定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自主制定价格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
特别是开展促销活动,要认真规范降价、打折、返券、赠送等促销行为,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标价方式,诱导他人交易;不得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不得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自主制定的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不得借节日之机变相涨价、串通涨价、牟取暴利及散布涨价谣言。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商场已为所有工作人员戴上了“金箍”,他们会遵守相关规定,诚信经营。目前,没有接到任何投诉。
疫情防控不松懈
节日里尽情买买买的同时,还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保护个人安全。记者走访看到,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登记个人信息,是进入各大商场、超市、市场的“标配”,有专人提醒注意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市场监管部门要求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主体责任,严格规范消毒,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场所符合疫情防控要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规范运用“青冷链”追溯系统,按照“三专”“三区”“四个不得”等要求,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助力科学精准防控。
同时,提醒消费者文明理性消费,坚持“按需点餐、饭后打包、践行光盘”的用餐习惯,反对餐饮浪费,拒绝野味,就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市民常先生表示,节日期间人员聚集,更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安全第一。
消费者一旦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违法违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价格违法行为,产生消费纠纷,可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范程程彭娜/实习生马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