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海网」
一堂特别的课
“感动海南”人物给学生讲*员故事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孙春丽
12月12日,“追光少年行”海南少儿读*报、学*史、感*恩系列活动第四场走进屯昌实验小学。当天早上,屯昌实验小学五年级(4)班53名学生化身小小报童,走上街头,体验劳动的艰辛。随后,“感动海南”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赵红亮带领学生一起读*报,学*史,与同学热切交流,谈奋斗、谈梦想、谈奉献,引发同学们内心震撼与共鸣。
化身小报童上街卖报
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12日一大早,屯昌实验小学五年级(4)班53名学生在学校门口集合。7时30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出发,上街开展了一场“快乐小报童”的卖报体验活动。
看似简单的活动,也让同学们真实地体验到了什么是挫折,有的刚开始卖报就吃了闭门羹;有的好不容易开口,却被拒买,但孩子们都没有灰心。
渐渐地,他们在多次失败之后找到了方法。一份、两份、十份……孩子们的报纸不仅越卖越多,效率也越来越高,很快,就把手中的报纸卖完。
屯昌实验小学学生参加卖报体验活动。记者汪承贤摄
于世敏在数完报纸份数后,便开始她的卖报之旅。遇到每一位市民,她都先道声“您好,我是南国都市报小报童,我在做社会实践,请问您需不需要报纸呀……”很快,在她的努力下,40分钟左右,15份报纸就卖完了。
于世敏卖报时,非常自信大方。她笑着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从第一份报纸被推销出去后,她信心大增,卖出去的份数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
然而,售卖报纸并非一帆风顺。和于世敏一起的另一位小姑娘,自己手里的15份报纸仍原封不动,在同伴卖到只剩三份报纸后,才敢向一位叔叔推销报纸,遭拒后,不再敢开口。于世敏鼓励她大胆地叫卖,并说:“我帮你一起卖。”
活动结束,许多同学都勇敢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卖报心得,比如要用礼貌的语言向路人推销报纸,同时也要寻找到可能买报的目标人物,只有选对了目标,成功的可能性才大。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刚开始不好意思开口,但并没有放弃,终于突破了自己。
还有小朋友说,面对挫折不放弃,接受更大的挑战才能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们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赚钱的不容易,懂得感恩父母
“通过卖报纸,让我深深体会到赚钱不容易,我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除了好好学习,空闲时我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分担!”周雨婷虽然没有卖完报纸,但内心收获满满。
跟随“感动海南”人物
谈梦想谈奋斗谈奉献
同学们还上了一堂特别的班会课,由“感动海南”人物赵红亮授课。“同学们好,我出生在农村,当时就有个信念,一定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赵红亮对同学们说,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屯昌实验小学学生参加卖报体验活动。记者汪承贤摄
赵红亮老师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农民家庭,曾经是镇上唯一一个考上省重点中学的学生。高一,赵红亮在打篮球时被意外倒下的篮球架砸到腰部,导致神经受损、左腿残疾。为治病耽误了数年宝贵的学习时光,但赵红亮并没有自暴自弃,他重拾学业、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
“当年我做完手术,父母对我的希望是能自食其力,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赵红亮说,他不想让父母担心,因此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他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刻苦锻炼,希望快点好起来。通过拼搏奋斗,他终于可以自己独立行走。
年,赵红亮考上了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赵红亮说,虽然因为一场意外,让自己离清华大学越来越远,但他珍惜眼前的学习和生活。本科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海南大学的研究生。后来留校任教。虽然已经是高校教师,赵红亮却一直在不断学习。
他鼓励同学们勇于拼搏,在奋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失败,但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怕失败,勇往直前。
从年起,赵红亮先后以“向群弟”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连续10多年不间断地向江西高安县兴仁希望小学、海口市秀英区向群小学捐款捐书。
屯昌实验小学学生积极和赵红亮老师交流。记者汪承贤摄
年赵红亮大学毕业时,其家人在当地县委给他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却坚定地响应“中国大学生中西部志愿服务计划”,主动向学校申请到国家级贫困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支教。
身有残疾的赵红亮坚信助人的双手比怜悯的心灵更温暖,多年来坚持以公益事业为己任。如今,作为海南大学一名教师,赵红亮仍一直走在公益路上。
讲老*员的爱心故事
读*报学*史感念*恩
讲述完自己的故事,赵红亮带领学生一起读*报,学*史。
作为河南安阳人,赵红亮向同学们讲述河南安阳古都,岳飞故里的历史,感受岳飞精忠报国精神。
随后,赵红亮还讲起自己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的故事。赵红亮父亲赵中福已经86岁高龄,是一位有60多年*龄的老*员,曾在解放安阳战役中为地下*组织送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民兵连工作。退休20多年来,赵中福和老伴张娥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