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乡村振兴一线行系列报道天宫村立足产
TUhjnbcbe - 2023/11/4 20:08:00

柑橘产业撬动经济发展。

编者按

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的重要一年。近年来,我市准确把握定位,坚持规划先行,结合自身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治理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建引领、生态发展、农业增收、文化浸润……全市正如火如荼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村振兴一线行”系列报道,聚焦全市“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全景展现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新举措、新亮点、新经验。

初夏,眉山天府新区锦江镇天宫村,天朗气清。放眼望去,四周青山环绕,翠绿的柑橘树顺着山势生长,微风吹来,山间荡漾着“哗哗”的声响,弹奏出“一村一品”发展的新乐章。

近年来,天宫村按照“规划引领、产业带动、产村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共发展柑橘多亩,柑橘产业撬动了全村经济发展。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优势村、群众富裕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产业调整

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

“快来尝一尝,这些水果大多是我们村的,甜得很!”5月5日,在天宫村的果蔬冷链保鲜库,该村*总支书记曾红*热情地说。

在果蔬冷链保鲜库,一箱箱柑橘被打包装车,一辆辆外地牌照的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随手拿起一个柑橘剥开,新鲜的汁水四溅,将果肉放到嘴里,甜甜的味道爽口沁心。

天宫村位于锦江镇西北部,气候温润,自然条件利于柑橘种植。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加快了该村柑橘产业兴旺的步伐。“天宫村虽然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但长期以来各自为营,没有形成规模,产量低、品质差,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曾红*说,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该村在柑橘产业布局优化、产业格局提升上狠下功夫,产业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目前,该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多亩,有春见、不知火、清见等多个品种,年产柑橘万公斤左右,人均增收1万余元。

柑橘产量上来了,销路怎么办?价格上有什么保障?在产业发展中,天宫村找到了一条“无后顾之忧”的新路子——利用上级补助资金、村集体资产和资金、股份制合作社投入的资金等,在原牧马小学校园16亩闲置用地上建起可储存吨的果蔬冷链保鲜库。

“柑橘不易储存,每年都是随行就市,卖不上好价钱,但自从有了冷链库,柑橘能够长期储存,反季节售卖能卖上好价钱,而且可以大大方便外地果商前来采购。”说起眼前的冷链库,曾红*满心欢喜。据介绍,有了冷链库,采摘、贮存、包装、转运都需要村里的人力物力,再加上解决了后续销售压力,全村柑橘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水果品种品质不断提升,群众增收也很明显。

冷链库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在解决了该村长期存在的柑橘冷藏需求的同时,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20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天宫村还充分挖掘冷链库空闲场地的潜力,开展柑橘包装、柑橘打蜡、电商等业务增加收益,助力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旅结合

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从果蔬冷链保鲜库出来,沿着拓宽的村公路驱车前行,就来到了面积80亩的体验式休闲农业园区,只见种下不久的冬桃树长势良好。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前几年,村里通了青府路和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村民无论赶集进城,还是销售水果都方便了许多。目前,经村而过的滨江大道、通江大道为天宫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曾红*介绍,每到周末,自驾车来的游客明显增加,但该村没有旅游项目,游客留不住。

为此,天宫村把目标瞄向了乡村旅游。

该村“两委”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再召集*员、村民代表商议,敲定了由*总支牵头,采取“公司+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利用闲置集体土地种植冬桃树、樱桃树等,规划建设集休闲、娱乐、采摘、垂钓、吃、住为一体的体验式休闲农业园区,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倾力打造“都市农旅融合典范”。

“这些冬桃树两年后就能挂果,到了丰产期每棵树能产20公斤冬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近百万元收入。”曾红*介绍,这笔收入将用于持续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同时还将进一步扩大村集体资产经营规模,打造涵盖樱桃、葡萄及冬桃的农业观光采摘园,让该村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吸引游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有了这些“家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天宫村信心十足。“下一步,我们将对果蔬冷链保鲜库进行增容,并积极对接周边葡萄种植户、猕猴桃种植户、草莓种植户,延长冷链库租赁周期,增加冷链库租赁收益,为集体和群众创收。”曾红*表示,为了更好地发展柑橘产业,该村还在谋划建设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站,发展柑橘产业交易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和电商平台,不断提升天宫柑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体验式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柑橘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乡村振兴的步伐铿锵有力。如今的天宫村,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发展有特色、人居环境大改善,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一线行系列报道天宫村立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