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山火
带走了30位逆火英雄年轻的生命
其中包括海南陵水黎族小伙唐博英
4月4日西昌将举行追悼会
3日下午,西昌市人民*府发布公告称,为沉痛哀悼在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英雄们,西昌市人民*府决定,将年4月4日定为哀悼日,全市范围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3日
唐博英的母亲和姐姐抵达西昌
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
办理善后事宜
当天上午
南国都市报特派记者也抵达西昌
将与唐博英的家属一起
接英雄回家
//////////
此次森林火灾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从1日凌晨开始,前线指挥部就安排将牺牲英雄的遗体运回西昌。得到消息的西昌民众从2日凌晨开始,就自发上街悼念牺牲的灭火英雄。
在高速公路出口,迎接英雄的市民很多,大家默默地站在道路两旁,沉痛悼念,并高喊“英雄一路走好”。
3日晚上,在西昌市殡仪馆外,数千市民自发赶来悼念,有人在馆外树上扎上纸花,也有人在旁边献上鲜花。
据了解,为做好此次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凉山州成立了木里县3·30森林火灾应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1个工作组分头负责处置工作,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牺牲人员身份确认工作和家属安抚优抚工作。
//////////
随着山区明火被扑灭,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投入救灾的剩余十多位消防员,于4月3日凌晨回到营地。3日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与全国多家媒体记者一同前往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营区,听归来的救火英雄讲述扑火现场的情况,经历了一场生死的战斗。他们都十分疲惫,但依然充满斗志,要继续完成牺牲战友未完成的事业。
//////////
南国都市报记者探访
牺牲消防人员营地
号角声响起只剩衣被不见人
4月3日下午6点,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营区号角声响起,该大队三中队二班班长李玉兵却没见到战友的出现,以往这个时候他们会一起去吃饭,一起交流训练成果;然而这次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过程中,唐博英等3人壮烈牺牲,二班只剩下他一个人。
李玉兵看唐博英的床铺,空空无人
“陵水英雄”爱学习
遗物中有很多书和一把吉他
3日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到探访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营区,这是唐博英生前所在的营区,他去扑火前叠好的被子依然整整齐齐,他的所有遗物,战友们都整理好后放在床边。
走进三中队二班的房间,进门后有一张长的会议桌和各战士的柜子,第二个柜子是唐博英的,里面放着一个帽子、衬衫、外衣和一双鞋。
进门左拐的房间,对着门第一张床是唐博英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白色床单平整得没有褶皱,帽子放上面显得威严肃穆。
唐博英床铺旁边的遗物中,放着两摞书,其中一摞最上面一本为《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另一摞最上面放着《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一书通关》。
班长李玉兵说,唐博英爱好学习,目前已经考过了心理学考试,又报考了消防工程师证,一有空就看消防安全方面的书。
其中,还有一把吉他和一堆药瓶格外引人注意。据了解,作为消防战士经常会有受伤,他们就给自己准备了药物。
班长说:唐博英表现优秀
入伍两年当了副班长
提起唐博英,班长李玉兵就称赞不已。他说,唐博英是他从新兵连带下来的,这个人很好,在班上表现非常优秀,入伍第二年就开始当副班长,这是三中队对他工作的肯定。
“一般来说2年是当不了副班长的,为什么他可以呢?因为只有你够优秀,有能力,中队才会让你当这个副班长,协助班长管理班上的同志,要跟大家搞好关系,首先自身素质要好,才有资格。他非常懂事,也经常跟战友们......”响起战友们的点滴,李玉兵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
唐博英去年回陵水探亲时,他和朋友孩子的合影(照片由亲友提供)
此外,唐博英平时对战友也非常照顾,经常帮助战友,尤其是团结战友、友爱互助方面,他比谁做得都好。
李玉兵的回忆里,唐博英十分爱学习,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又考消防工程师证书。平时还喜欢唱唱歌,弹弹吉他。而弹吉他是李玉兵带动的,“我对吉他略懂一些,他就说想跟我学,然后就买了吉他一起学着弹。”
扑救大火牺牲三人
二班只剩下一个人
下午6点,号角声响起,却不见战友出现。西昌大队三中队二班班,在扑救森林火灾后,三班只剩下李玉兵一个人。
救火英雄们生前所在的营地
李玉兵说:“我们班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之前有3个借调走了,加我一共四个人,这次去木里救火,有三个人在扑火中牺牲了。其中唐博英是其中一个。”而整个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牺牲的消防战士26人,十分惨烈。
救火过程中,李玉兵和战士被大火围困,实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才逃出火海。
营地里的警训上写着“永远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
英雄虽去*犹在
亲人痛彻泪难干
欲借清明寄哀思
长留英灵在人间
点击视频播放↓↓↓
和唐博英的亲友一起追忆英雄
01:40南国都市报清明节特别策划《天堂信箱》开通5年来,今日首次为个人开设“专用邮箱”,为英雄唐博英送去来自亲友寄托哀思的“挂号信”。
这封信背后的故事
棋逢对手不再有
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陵水本号镇人唐博英就是其中之一。
“我这几天心里一直很堵,像是有一口气压着上不来的样子。”陈川立是唐博英高二高三的同学和舍友,得知唐博英牺牲的消息,他觉得心里很乱。
毕业之后,陈川立和唐博英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毕业时许下“再下一盘棋”的约定也一直没有实现。“都说‘棋逢对手’是知己,我失去了知己。”陈川立语气中满是遗憾,回想从前和唐博英交往的点滴往事,想着想着竟然觉得很多事竟然都模糊了起来。陈川立晚上睡不着,翻看着之前的照片,思绪又涌上心头。
这封信背后的故事
那些年一起佩戴团徽
一起组织活动
高一的时光非常短暂,唐博英和陈龙珍既是同班同学,又是校团委成员,两人经常在一块,组织、参与着校内校外关于团委的一切活动。
“博英自律性强,每天上学时,他的左胸口上都会佩戴团徽,虽然衣服每天都换,但是我们两个人的团徽从来都佩戴在衣服上。”陈龙珍最难忘的,是唐博英每天都会佩戴团徽。
高二学校分文理班级后,二人便分开了,唐博英选择进文科班,而陈龙珍则进了理科生,团委成为二人之间为数不多的联系,但他们的感情依旧很好,虽然所在班级不同,但仍然还都在团委中工作。
回忆起高中时期和唐博英的往事数不胜数,陈龙珍每每想起与唐博英的点滴过往,总是思绪万千,不禁感伤,眼眶湿润。
这封信背后的故事
万廷伟是唐博英的高一同班同学,虽然面临着高二的分班,但仅仅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万廷伟对唐博英很是敬佩,也是从那时候起,万廷伟深受唐博英的影响,直到现在。
那是在一次劳动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到校园的园地里清理杂草,那天的大阳光较为强烈,加上需要用到铲子等工具除草。半个小时的功夫,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处理完自己负责的区域,在阴凉处休息,当然,唐博英和万廷伟也不例外。
这时,唐博英看到阳光底下,依旧有个人在除草,还是个女同学,他径直走了过去,一把将这名女同学手里的铲子夺到手中,让女同学到阴凉处休息,自己埋头默默除草。“这一幕刚好被我看到,我相信当时不光我一人,很多同学都目睹了这件事,但是,就因为这件事,从高一的时候开始,我就一直敬佩着博英。”
得知《南国部市报》开辟《天堂信箱》专栏,万廷伟迫切希望他的敬佩和缅怀,能够传达给唐博英,让唐博英知道,他的同学,向他致敬。
//////////
本报特别开通缅怀留言通道
点击链接(「链接」)
我们一起为博英送行
来源:南国都市报(部分图片来源于四川日报微博)
记者:王洪旭林师堂孙学新贺立樊谭琦/文/视频拍摄王洪旭/图
编辑:南瓜小粉象
视频编辑:蒙美顺
H5制作:冉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