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9/10 20:19:00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良好教育成就孩子们灿烂的未来。而残障孩子好比折断了翅膀的天使,幸好有躬身耕耘的特教老师们,就像暗夜里的提灯人,照亮了残障孩子们坎坷的成长之路,引领他们奋力前行,学习、生活、成长,自立自强!年完成搬迁的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正定新区的职业教育园区,崭新的校园宽敞、整洁、美丽、大气。在这里,有近名不同程度残疾的聋、盲、自闭、智残孩子在快乐地学习生活,陪伴他们的是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坚守麻荣:25载扎根讲台育桃李麻荣老师是聋部4年级的数学老师,她在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已工作了25年。9月4日,孩子们数学课学习“位置与方向”,四年级的这12个小朋友大多戴着助听器,具备不错的听力和语言水平,在课堂上与麻老师配合得非常默契。“耐心和爱心是一位特教老师必备的最基本素养。”课间,麻老师边擦黑板边告诉记者,经历过学校的三次搬迁,把一届届听障小朋友从一年级手把手带起,直到六年级毕业,从教25年来,她在反复从事这样的教学。“就说课堂纪律吧,老师说‘坐下’,如果普校的孩子,老师讲一次就行。对聋部一年级新生来讲,老师要走下讲台,和每个小朋友都讲一遍才可以。”麻老师举了个例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麻老师说她参加工作之初,首先要过的是手语关。“我们上岗前不仅要熟悉《中国手语》,更要熟悉听障孩子们习惯性的手语以及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数学专业手语。还有就是老教师们的传帮带,在我们学校的‘青蓝工程’中,无论是教学、思想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都有老教师带新人。”麻老师说,传帮带是特教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正常孩子不同,比如,一个小区可能就这一个小朋友是聋儿,他完全融入正常孩子中间是有困难的,所以对听障小朋友而言,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社交的重要平台。老师和同学们更是好朋友。”麻老师告诉记者,“在我们班级QQ群,放假时总会有孩子问,什么时候上学啊?或突然问‘老师,你在干吗呢?’让你觉得心里暖暖的。”说起孩子们,麻老师脸上是会心的笑。△麻荣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接棒白博涵:为孩子们成长感到幸福初次见到白博涵老师,就被这位25岁的女孩儿打动了——漂亮的板书,清晰流畅的手语,专注的眼神,纤弱的身躯蕴藏着极强的责任心和对听障孩子们满满的关爱。9月4日,白老师要给聋部三(一)班的10名小朋友上数学课,讲数据收集整理。“首先,跟老师一起读题:学生们做校服,有四种颜色,大多数同学喜欢蓝色……全校选这种颜色合适吗?”白博涵打着手语的同时,口手配合,大声朗读,10名小朋友跟着老师,小手翻飞在“朗读”。“合适吗?这是个新词,记住‘合适’。”白老师重复了几次“合适”对应的手语。“我从他们一年级入学就开始带这些学生,今年是第三年了。”介绍起自己的学生,白博涵很骄傲,“丹丹听力损失严重,只能发简单的音,但每次作业全对,题目一出来,她的答案就做出来了,特别聪明可爱。”△白博涵老师给孩子们讲数据收集整理年出生的白博涵是特教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签下了这份工作。孩子们大多住校,两年多来,白老师每天早上早早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