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基层减负告别万能居委会
TUhjnbcbe - 2023/8/31 19:37:00
怎么治愈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2/5781078.html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前,居委会到底要干多少事,一数吓一跳。一个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达到五百多项,最多的能挂十几块牌子,需要做的考核评比四五十项……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越来越多,堪称“万能居委会”,基层*员干部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时间处在工作状态。然而在近几年、尤其是今年,这一现状在西宁市各区县基层单位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4月15日,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内,居民正在服务大厅办理业务,工作人员耐心为居民服务。目前,服务中心已迁至西山一巷康华现代城,全新的中心服务大厅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本报记者祁晓*摄

办理事项从项减至项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任务指标、考核创建评比、挂牌盖章和工作台账等工作过繁过杂,社区行*性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为居民服务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社区减负,不光是‘瘦身’,更重要的目的是‘健身’,以便让社区工作回归本位,专心为民服务。近两年,西宁市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全面清理、规范社区承担的事务,将原有的项事项精减为项,极大地减轻了社区工作的负担。”西宁市民*局基层*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徐凤芝说。

让我们看一下减负时间轴:中央将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事实上,我省在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为社区减负。年,省民*厅、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通知》。之后,西宁市委组织部、西宁市民*局又下发了《关于社区减负增效提升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将社区所承担的相关事项整合规范为项,其中,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整合规范为19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整合规范为42项,社区考核评比达标事项整合规范为13项,社区纸质台账事项整合规范为26项,证明性盖章事项整合规范为10项。

在减少社区承担事务的同时,西宁市还规范了社区考核评比达标活动,也就是说,社区只接受组织、人社、民*、计生、综治部门的单项工作事项考核,社区考核评比达标事项也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坚决压缩重复、无效、流于形式的台账、簿册、记录、报表,内容重复的予以整合,形式雷同的坚决取消。对于需要保留档案记录的工作,尽量依托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立电子信息台账,减少纸质台账。

证明越开越少告别万能居委会

减负的效果到底如何?基层工作人员感受最深。

4月15日,当记者走进七一路西社区时,社区的一楼大厅显得有些冷清——此时已临近正午,七一路西社区副主任景启莲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召开会议。短短几分钟之后,工作人员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下发的文件少了,需要会上传达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开会的时间也就相应短了。”景启莲说,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为社区群众服务了。

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府职能部门,社区不仅要面向基层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又要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策措施,可以说是事无巨细,都要承担。白加黑、周末加班、难有休息时间,都曾是社区的工作常态。如今,这一状况正在“基层减负”的推动下逐渐有了转变。

今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将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围绕为基层减负,着力解决*性不纯、*绩观错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察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等问题。之后,青海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策落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十条措施》,给基层罗列出了清晰的减负清单。

随着中央和省上“基层减负”*策下发落实,七一路西社区的基层工作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来开证明的居民越来越少了。”七一路西社区居委会委员付建珍说,以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多半都是来开证明的,其中不乏前些年一直被调侃的那些奇葩证明。而如今,随着社区工作不断减负,现在除基本必要证明外,需要社区开具的证明已经越来越少了。

“其实,社区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服务居民。以前,文山会海包围着我们,把我们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如今,减负让我们有了充裕的时间进户走访,去解决居民的急事、难事。”景启莲的话,其实代表了很多社区基层职工的心声。

迎检、填表、报材料……曾经,这些工作占据了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如今,随着基层减负的不断深入,社区正在从文山会海当中逐渐解脱出来。

负担轻了,时间充裕了。现在,付建珍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在入户走访上,不用再整日趴在办公桌上了。“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诉求,努力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服务型社区。”付建珍说。

*府“买服务”社区减负增效

在为社区减负的路上,西宁市一直在大胆尝试。*府购买社区服务,就是其中一种颇受欢迎的方式。

为探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年、年,西宁市民*部门连续两年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和社区便民服务项目,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生活服务。项目涉及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残疾老人、生活困难老人、农村留守老年人等为老服务项目;轻度残疾、精神智力残疾等残障人士服务项目;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障儿童、行为偏差儿童等青少年服务项目。

*府“买服务”,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是西宁市探寻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所谓*府购买服务,是指由*府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服务事项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减轻社区工作者工作负担,实现*、社的有效分离。

“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挺忙的,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也不现实,现在的*府购买服务就很方便,*府同样花钱,但能享受到更专业的服务,两全其美。”家住城中区人民街的退休干部刘德明说,作为七旬老人,能在家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得益于*府职能观念的转变。

在推进购买服务中,西宁市尝试放宽社会组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培育和完善专业性、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承接*府转移职能,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

作者:周建萍郑思哲见习记者冉志敏刘禹来源:西海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减负告别万能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