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玉升深圳报道
徐景安简介
年生于上海,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年调深圳任体改委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推进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首创企业产权转让市场,主持设计深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等。
年幸福中国的倡导者。《21世纪幸福宣言》、《幸福企业宣言》、《共享深圳宣言》的执笔者。
年创办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开通热线电话,提供电话咨询。同年被评为“第二届鹏城慈善楷模”。先后指导创建幸福城市、幸福企业、幸福养老。首创幸福人格培训。年获“百位深圳改革人物”称号。
“你看我今年七十九岁了,身体很健康,血压也不高,心情很愉悦,为什么?投身公益慈善,推进幸福事业,还能够有所付出,自己感觉人生有价值,活得有意义……”
访谈徐景安,于我而言,深深被他的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的思考和表达所打动,别看他近八十岁了,国际国内,时事大事,民生热点,各种数据,他都脱口而出,逻辑严密,观点新锐,让人叹服。
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我们访谈他的时候,是在一座大厦的一楼大厅,旁边时常有人走过,会打断我们的交流,让人吃惊的是,每当旁人走过以后,每次他都能续上刚才的讲话,丝毫不受影响……
“未来的四十年,深圳要转向人民幸福为目标,要改善保障民生,要全覆盖,
要关心人的情感,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作为深圳的改革老人,对于深圳的现在和未来,徐景安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继续有着精彩的表达。
1、六年五件事:参与多项改革,提出多个概念
“我为什么到深圳来呢?我有理想和目标啊。”
时间拉回到年,徐景安在那一年从北京调任深圳,任深圳体改委主任,上任伊始就在深圳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
“企业制度如何改革?当时是一个全国性的焦点问题,在北京有两种声音,一种主张搞承包,学习安徽小岗村承包经验,认为一包就灵;另一种则是激进改革派,提出企业私有化……”
徐景安时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对于上述两种声音他都持反对态度,“搞承包,要一家一家去谈,全国那么多企业,怎么谈得过来?搞私有化,注定走不通……”
他认为,股份制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股份制不仅能解决企业制度问题,还可以解决投资体制问题、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所以来到深圳,就任体改委主任,徐景安用“如鱼得水”形容之,接下来,他发明了一系列新词汇。
为了处理企业转让和破产,他又提出“强制产权转让”、“强制企业破产”的新概念,明确写到相关文件里,“消灭企业亏损,消灭亏损企业”……
他专门成立了一个产权转让办公室,后来在此基础上,到年,转为深圳市产权交易所。
“设立产权交易机构是我发明的,西方的企业是私人的,而我们国家当时大部分的企业是国有的,要卖掉,一定要通过产权转让机构审核……”
深圳体改委还提出,改革当时的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实行国资委、集团公司和一线企业等三级管理,确立国企制度的管理改革……
在年的全国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徐景安发言建议,改变过去企业按所有制划分的做法,改成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这个概念发展开来,就是全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根据深圳流动人口多的现状,深圳成立社会保险改革工作小组,由此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由股份制改革到企业破产、转让,再到产权交易、国企管理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徐景安亲身参与推进的深圳这一系列改革,现在听来,犹如一声声春雷,震动着深圳,震动着全国……
时间走过三十多年,历史已经证明,在深圳的改革史上,在中国的改革史上,徐景安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研究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