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月14日起,恢复办理这项报销已经开始
TUhjnbcbe - 2023/5/7 22:09:00
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0916/4257519.html

2月14日9时起!恢复办理

最近,陕西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业务暂停办理,记者从陕西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根据安排,2月10日18时至2月14日9时,我省对铜川市、宝鸡市和安康市进行第一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业务系统停机切换。

系统停机切换期间,暂停业务的包括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省直机关医疗保险,铜川市、宝鸡市和安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各渠道的申报缴费业务。2月14日9时起,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省直机关医疗保险,全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等申报缴费业务各渠道恢复办理。此次业务系统停机切换,铜川市、宝鸡市和安康市缴费人已经办理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集计划的,须在年2月10日前完成缴费业务。若在此期间内未完成缴费业务,年2月14日后需在医保部门重新办理征集计划。西安市长安区年度城乡居民慢性病开始报销此外,记者从长安区医疗保障局了解到,长安区年度城乡居民慢性病报销已经开始。据了解,此次报销人群为参加年度西安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长安区居民,申报费用范围为年度未在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的门诊慢性病就诊费用;申报时间为年2月10日至4月30日(节假日除外)。长安区城乡居民慢性病报销所需资料有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票(报销联)原件、门诊病历、门诊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复印件、患者身份证复印件、患者或家属的银行卡复印件(限西安市内,须注明户名和开户支行)。长安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慢性病患者,带齐资料可就近前往户籍所在地街道卫生院,或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长安明康门诊部、医院、医院、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递交报销资料。如有相关慢性病报销问题可在工作时间致电-详询。

今年起,陕西这项支付方式改革!

1月26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从年起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扩面工作,到年底,实现全省12个市(区)DRG/DIP付费方式全覆盖。到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形成全省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

统筹地区全覆盖。年、年,全省分别启动70%、30%的统筹地区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并实际付费。其中,西安、韩城2个国家DRG/DIP改革试点城市继续按照试点方案深化改革;铜川、榆林2个省级DRG改革试点城市按照国家DRG技术规范完善本地方案。其他8个非试点城市中,咸阳、渭南、延安、商洛、杨凌年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年全面进入实际付费;宝鸡、汉中、安康年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并实际付费。

医疗机构全覆盖。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其中年底前,三级医疗机构不低于70%、二级医疗机构不低于60%;非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其中年底前不低于70%。

病种全覆盖(原则上达到90%)。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DRG/DIP付费医疗机构病种全面覆盖,其中年底前不低于80%;非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DRG/DIP付费医疗机构病种全面覆盖,其中年底前不低于80%。鼓励入组率达到90%以上。

医保基金支出全覆盖。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DRG/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区内住院医保基金支出达到70%,其中年底前不低于50%;非试点城市年底前实现DRG/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区内住院医保基金支出达到70%,其中年底前不低于50%。鼓励超过70%的基金总额预算覆盖率。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DRG/DIP支付方式是什么?

挂号、检查、取药,医院看病最熟悉不过的流程,这个过程中,如果您是医疗保险参保人,超过起付线后,每一项花费都有一部分由医保基金承担。也就是说,我们看病的钱里,医保基医院。

今年起,用3年时间,医保支付方式将发生全面变革。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年到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到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乍一看,支付方式医院之间的事,跟普通参保人关系不大。其实,这项改革不仅事关医保基金使用,也关系参保人的利益。

传统支付方式弊端越来越明显▼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根据诊疗过程中用到的所有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用多少结算多少,患者和医保基金根据实际费用分别承担各自需要支付的部分。

这种医保支付方式执行起来相对容易,也较为符合过去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实际情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逐渐释放,传统支付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容易滋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让参保人多花钱、医保基金多支出。

医院控费增效▼

所谓DRG付费,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也就是说,按照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患者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在此基础上,医保按照相应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

DRG付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有40多个国家将其应用于医保定价或基金预算,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支付方式之一。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在综合地方主要版本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支付版本CHS—DRG,具有融合兼容、覆盖最全、编码统一、临床平衡、数据保证等特点,这也标志着DRG在我国的施行从分散走向统一,逐步规范。

所谓DIP付费,即按病种分值付费,在总额预算机制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

与传统按项目付费相比,DRG/DIP付费是一种更科学、更精细的医保支付模式,医院在进行费用管理的同时,兼顾临床发展。

“以往按传统的项目付费时,医保根据每一个项目乘以单价后加总的额度,按医院,医院会有多提供医疗项目数量来增加收入的冲动。”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说。

他表示,推行DRG后,对医疗机构来说,原来靠量增收和扩张床位规模的时代结束了,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医保部门在考核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明确结余留用*策,合理超支分担。因此医疗机构将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2月14日起,恢复办理这项报销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