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深圳GDP突破3万亿元,经济总量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首位
▲崛起的前海。(前海管理局供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刘琼
湾区发展离不开核心城市,尤其是高水平的全球城市。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GDP超3万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全球瞩目。
由深圳市社科院发布的《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主要大湾区10个核心城市(东京、纽约、伦敦、香港、圣何塞、旧金山、深圳、广州、悉尼和澳门)中,深圳综合得分排第7位。
作为快速发展型湾区城市,深圳在规模集聚、增长速度、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表现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实力显著,且以深圳速度闻名世界。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为世界湾区经济版图增添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圳路径”,呈现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
经济体量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首位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数据显示,-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9%;年全市GDP突破3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24.7%,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首位,居亚洲城市第四位。
十年间,深圳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韧性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4个亿台阶。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亿元,突破1.5万亿元,年突破2万亿元,年再上2.5万亿元台阶,年达到.85亿元,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人均GDP从年的11.64万元提升至年的17.37万元,年均增长3.0%。
作为湾区城市,深圳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5万亿元,出口总额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近亿美元。
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聚集高地
创新,是深圳有生以来的特质。在深圳,科技创新、数字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聚集;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批高科技领*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制造业在创新中前行,交出亮眼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年的2.14万亿元,跃升到年的4.13万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一批产业巨头和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为深圳制造注入活力。目前,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落户,华星光电T7项目一期达产,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扩产等项目加快推进,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加快建设。
今年上半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集群实现增加值.64亿元,占GDP比重达41.8%,同比增长了7.2%,高于同期GDP增速4.2个百分点,展现了深圳制造业的韧性与勃勃生机。
随着今年“20+8”产业集群*策的出台,深圳培育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推动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深圳速度引领湾区高质量发展
“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阶段目标验收之年,规划描绘的湾区样貌已近在眼前。”深圳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已成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望未来发展,范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整合湾区内多个城市的资源,充分发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共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融合发展,深圳这座“奇迹之城”,将在新征程上不断实现跨越,成为大湾区建设中动力澎湃的发动机,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者。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