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假期就要来啦!
根据此前发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放假时间如下:
1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
共7天。
1月19日(星期日)、
2月1日(星期六)上班。
年接近尾声,
距离春节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2月26日起,
年除夕火车票将正式开售,
抢票大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网络不给力怎么办?
车票“秒光”还有“捡漏”机会吗?
开抢前,
你需要读一读这份
《抢票问题指南》
↓↓
数据显示,12月23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年1月21日(腊月廿七)的车票,当日全国铁路共售出车票.3万张,是进入春运火车票发售以来,售出车票最多的一天。24日、25日售票高峰持续。
春运返乡路即将开启。
据悉,目前旅客购买年1月21日车票热门方向为:北京至哈尔滨、长春、沈阳、武汉、合肥;上海至郑州、武汉、南昌、长沙;广州至武汉、南宁、成都、贵阳。部分热门方向仍有少量余票,其他方向余票较多,旅客朋友可及时购买。
根据火车票预售期30天计算,25日可购买腊月廿九(1月23日)火车票,26日可购买除夕(1月24日)火车票。
春运购票日历↓↓
返程票方面,年1月29日(正月初五)和1月30日(正月初六)将迎第一波节后返程高峰,网络抢票日期为年12月31日和年1月1日。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的火车站车票起售时间不同。
以北京为例,北京三大火车站起售时间为北京西站上午8点起售,北京站上午10点起售,北京南站中午12点30分起售。
因此,旅客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做好抢票准备。
春运抢票有哪些途径?
抢不到票怎么办?
抢票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这份购票指南请查收↓↓
“挤崩”咋办?
可切换网络重试
随着出行高峰抢票日期来临,抢票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23日上午,网站就疑似出现故障,随后“崩了”的微博话题登上热搜。
有网友反映车次加载失败、购买不了票或卡在候补订单支付界面等问题。针对该情况,客服表示,网站没有问题,他们也没有接到网站和APP故障的通知。
如果出现报错情况,可能是用户操作过于频繁触发了相关保护机制。用户可以切换流量和Wi-Fi或者开启飞行模式,然后再进行尝试。
据国铁集团此前介绍,今年售票系统已进行扩容,系统日稳定售票能力从万张提高到万张。根据前几日的销售数据看,系统售票能力完全满足了旅客购票需求。
车票“秒光”?
这种“捡漏”方式成功率超高
“票一秒钟瞬间就没有了!回个家太难了!”
近日,有不少网友吐槽称,购买春运火车票出现“秒光”现象。别担心,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捡漏”机会。
首先,没有抢到票的旅客,可以使用中国铁路网站和App中的“候补购票服务”功能。一位旅客可预约两个相邻日期的4张车票进行候补购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候补购票服务”“捡漏”的成功率很高。根据铁路部门近期公布的数据,春运开始以来,每天已发列车车票候补兑现率都超过了7成,有的超过8成。
此外,在以下时间节点尝试抢票,也有望“捡漏”成功:
开售30分钟后,如有旅客未及时付款,车票会重新返回系统发售;
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
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系统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
一般22点到23点是退票高峰;
每个停靠车站有一定比例的分配票额,如有未售完的票,开车前一天余票将再次出售。
尽早订好往返票
切勿“掐点”取票
鉴于春运实行最长30天的预售期,铁路部门建议广大旅客出行前提前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订好返程票,确保“往返无忧”。
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购买非电子客票的旅客,可凭订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附近代售点、车站售票厅指定窗口以及自动售取票机换取车票。
春运期间,各大车站客流密集、人多拥挤,建议旅客尽量就近选择代售点提前取票,不要在开车前“掐点”取票,以免因排队时间过长耽误行程。
谨防不法分子各类诈骗手段
春运抢票期间,也是各类相关诈骗案件高发期。不法分子往往通过代抢车票、假冒客服、将病*伪装成抢票软件等方式,骗取购票者钱财。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制作虚假购票网站,对购票者称售价打折或百分百有票,对方上当后再以信息不全等理由要求购票者补全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然后骗取钱财。
还有诈骗分子假冒官方客服,以短信形式提醒告知乘客购票不成功,需进行退票,并附以退票链接。当乘客点击该链接时,按照提示需要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等,然后不法分子伺机进行诈骗。
提醒所有旅客,不要通过第三方代购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购票,避免因代购方冒用他人信息导致无法在网上办理退票、改签,影响出行。更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祝大家抢票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