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看这十年,长沙科技创新强发展之路
TUhjnbcbe - 2023/4/6 21:29: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32.html

  三湘都市报9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刘镇东*京实习生王诗雅)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技术交易合同额增幅居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第一;实现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及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9月16日,长沙市召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

  十年成绩单显示,长沙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关键指标实现7个倍增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长沙市科技局*组书记、局长郭塨介绍,十年来,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夯实了长沙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基础。长沙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第八,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年来,科技创新关键指标实现7个倍增。全社会RD经费从.44亿元提升到.1亿元,增长1.7倍;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余家增长到家,增长4.1倍,其中技术创新类基地数量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排第二;全市人才总量从50万增长到万,增长4.6倍,“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中部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1.08件增长到47.9件,增长3.3倍;技术交易合同额从年的20亿元左右增长到年的亿元,增长25.7倍,增幅居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从家增长到家,增长5.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亿元增长到亿元,增长2.1倍。

  十年来,长沙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发展成为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标杆城市。截至今年7月,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9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5万件、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达1.3万家,十年分别增长6.3倍、8.4倍、7.8倍;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3项。

  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获国家科技奖项

  天河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展现长沙担当;通用64位微处理器、高性能GPU芯片、固态存储控制芯片打破垄断,为信息安全装上“中国芯”;第三代杂交稻不断刷新水稻产量世界纪录……

  十年来,长沙累计获国家科技奖项,其中主持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近两年获奖数均位列全国创新型城市前4名。实现了大型掘进机主轴、量子点激光器、高性能嵌入式GPU芯片、航空发动机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及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同时,长沙建成3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9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占全省73%);成立“市校创新发展联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家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未来,长沙将瞄准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力争到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

  在长院士58人,国家级平台达94家

  目前,在长院士58人。年以来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的科技人才突破人,全市RD人员突破11万,科技人才成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长沙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在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领域认定名对长沙市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科技创新创业领*人才;挖掘培养了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多项0到1的突破;支持余名掌握先进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海外人才来长创新创业;A类外国高端人才在近三年内实现人数翻倍。

  为让广大人才有施展本领的舞台,离不开平台赋能。十年来,科技创新平台量质双升,长沙获批建成的家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家级平台有94家,包括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参与建设的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着力打造种业、工业“五基”、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目前,四大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一审:*京二审:袁欣三审:张*)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这十年,长沙科技创新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