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石倩
通讯员于海涛
视频剪辑石倩
00:286月2日,在六五环境日活动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年武汉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年武汉个湖泊中,南湖等46个湖泊水质好转,其中水果湖等6个湖泊水质明显好转,而东湖、梁子湖等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官莲湖等13个湖泊水质变差。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探访了南湖、水果湖等发现,湖泊治理已见成效,曾经被诟病的异味消失,岸边水草也清晰可见。
南湖水果湖水质好转
公报显示,年武汉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平稳,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趋好,劣V类水质湖泊首次清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一般水平。
南湖水质好转,岸边花草与湖里水草交相辉映
其中,年全市开展水质监测的个湖泊,2个湖泊为Ⅱ类水质,占1.2%;31个湖泊为Ⅲ类水质,占18.9%;98个湖泊为Ⅳ类水质,占59.8%;33个湖泊为Ⅴ类水质,占20.1%;劣Ⅴ类湖泊数量为零。全市湖泊水质达标率为58.7%,全市湖泊水质达标率上升11.9个百分点。
湖泊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34个湖泊为中营养,占20.7%;个湖泊为轻度富营养,占比最大,为66.5%;21个湖泊为中度富营养,占12.8%。中度富营养湖泊比例减少11.1个百分点,无重度富营养湖泊。
站在南湖岸边,可以明显看清湖中水草
与年相比,南湖等46个湖泊水质好转,其中,水果湖、青山北湖等6个湖泊水质明显好转;官莲湖等13个湖泊水质变差;东湖、梁子湖等个湖泊水质保持稳定。
沿湖岸散步的居民增多
2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南湖。在湖岸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湖里的水草,水草和岸边的花草交相辉映。曾经的南湖泛着恶臭杂草丛生,而如今靠近湖边却闻不到一丝异味。此外,还有十几只鸟儿贴着湖面飞行,水草和鸟类正昭示着南湖水质逐步向好。
在南湖湖滨,不少有骑着共享单车的行人路过,也有附近居民沿着湖边散步。“曾经这里泛着恶臭,我和老伴都不敢来这散步。”70多岁的李婆婆说,南湖治理工程完成后,靠近湖边几乎闻不到异味了,每天傍晚沿着南湖散步的居民越来越多。
据介绍,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收集与处理,雨水治理,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绿道建设,绿化及景观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旨在利用生态修复措施提升南湖水质,打造南湖健康水生态系统。环绕南湖岸线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示范区6处共计0.79平方千米,挺水植物群落恢复示范区2处共平方米。一系列治理使南湖甩掉了曾经劣V类的“帽子”,根据年公报,南湖功能类别为Ⅳ类,水质为Ⅴ类。
水果湖水质明显好转,重现蓝天碧水美景
同样水质有好转的还有位于武昌区的水果湖根据年公报,水果湖水质为Ⅳ类。记者探访水果湖时,不少居民都表示水果湖治理的效果显著。80多岁的张爹爹说,“我和老伴又恢复了每天傍晚的沿湖散步。”
位于东湖风景区的东湖,年平均水质稳定在Ⅲ类,创40年来最好水平。武汉生态环境首席志愿观察员白凤朋表示,东湖构建了“湖边湿地-湖边塘-子湖-主湖”梯级水质生态净化体系,实现了湖与城的和谐共生发展。
空气优良天数达天
据公报统计,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天。其中:优77天、良天、轻度污染67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79.2%。
全年76个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有天为臭氧,占41.0%;72天为细颗粒物(PM2.5),占24.6%;66天为二氧化氮,占22.5%;35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11.9%。
年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0.06倍,与年持平。年城区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为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较年上升3.3%。
在过去一年中,武汉生态环境首席志愿观察员方碧琼展开了多次空气污染方面工业源、农业源、移动源的生态观察。她发现,工地扬尘措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道路洁净度不够,车辆经过易造成扬尘二次污染等。
方碧琼说,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起因源于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儿子小时候频繁过敏性鼻炎,据流行病学调查,空气污染是诱发过敏体质的一大重要因素,“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有义务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