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医院眼科门诊出现学生检查视力的小高峰。近日,医院发现,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加,就诊者以7岁至16岁的学龄期孩子为主。
学生娃排队查视力、配镜
2月22日9时许,医院眼科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在检查视力处,孩子们排起了长队。一名上高一的男孩看前方时不时眯着眼睛,当他站在测试线上,裸眼无法识别视力测试表上中间的符号。
“这一行能看清吗?”“看不清。”“往上一行呢?”“还是看不清。”一名10岁的女孩望着视力表努力地分辨着。
“你再好好看看。”陪同的家长在一旁着急地说。
“周一科室共接诊名患者,今天到现在已经有20多名了。”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谈晖珍在接诊的间隙向记者介绍道,假期眼科门诊主要以7岁至16岁的学龄期孩子为主,这个年龄段也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
同样的情况医院。
2月24日9时许,市民刘先生带着上五年级的儿医院眼科就诊,这时眼科门诊候诊区已经坐满了人,大部分是学生。“马上开学了,趁着假期赶紧带孩子检查一下视力。”刘先生说。
“每年寒暑假都是学生就诊的高峰期,这几天眼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加,平时每天门诊量为人左右,这几天每天门诊量增加到人左右,其中,青少年占三分之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索南措说。
医院眼科主任卫钦锋介绍,医院眼科门诊量比平时增加了二分之一,主要是开学前来验光检查的学生增多。
医院的配镜室,前来配镜的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一名小学生正在试戴近视眼镜,“太清晰了。”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开学前学生配镜人数明显增加。
记者从省城一些眼镜店了解到,这几天学生配镜人数也比平时要多。
一个假期近视度数上涨50度到度
9岁女孩苗苗和妈妈正在候诊区等待。“孩子在班里坐第四排,听她说上学期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看不清了,马上开学了,医院检查一下。”苗苗的妈妈说。
记者了解到,寒假里,苗苗每天要用电脑上两个小时的网课,看两三个小时的电视。
孩子的视力突然下降成了张女士的心头大事。“孩子7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本来视力不错,但是一个假期过后,竟然近视了。”原来,寒假里张女士的儿子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玩游戏时孩子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屏幕,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张女士说,视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他们以后绝对不会马虎了。
经过一个假期,14岁的**近视度数上涨了50度。假期里,**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一个人待在家。“我们太忙顾不上,孩子管不住自己,没事时就玩手机。”**的妈妈望着检查结果直犯愁。
谈晖珍主任介绍,寒暑假期间,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相对于上学期间要多,长时间的电子屏幕刺激,导致泪液过度蒸发,从而造成眼干、眼涩、眼疲劳等,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一些孩子经过一个假期近视度数就能增加50度到度。”
参加兴趣班太多也会造成用眼过度
近视发生的情况有很多种,除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外,参加兴趣班多也是一方面原因。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学习画画、识字,不少孩子在假期参加了书法、钢琴、美术等众多的兴趣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眼疲劳,视力在不知不觉中下降了。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了呢?索南措介绍,当孩子看东西眯着眼睛,或者孩子自己感觉看不清楚,就应及时带孩子检查视力。
“圈养”的孩子近视发病率更高
“孩子在假期每天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出门活动。有时周末我们也想带他出去转转,但他就是不愿意出门。”对于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一名家长无奈地说。
不少家长表示,假期里孩子很少出去玩,为数不少的孩子更愿意待在家里。
孩子放假了,家长要上班,没时间陪孩子外出,一些家长觉得让孩子待在家里更放心。
记者了解到,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圈养”的多,大多数孩子放假后不是在兴趣班学习,就是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很少享受户外阳光,这也是导致不少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门诊检查时也发现,城市的孩子近视发病率比农村和牧区的孩子要高,且呈现低龄化状态。”谈晖珍说。
3位专家介绍,从近几年儿童青少年就诊情况来看,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呈“一高一低”态势——“一高”指的是高发,“一低”指的是低龄化,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