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楚田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却一样有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是一群没有盔甲的战士,却一样手持笔和相机冲锋。
公元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荆楚大地上打响!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在中央指导组、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指导部署下,湖北广大新闻工作者迎难而上,哪里有战场就冲向哪里,越是艰险就越向前!
你的朋友圈,一定被他们拍摄的照片刷过屏;你的内心,一定因他们的报道而伤感和感动——
两个多月来,他们用笔记录现场,用镜头捕捉瞬间,用图文、视频、直播、H5等各种形式报道湖北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舆论氛围。
他们,是逆行在荆楚大地上的新闻战士!
他们以一腔赤诚,践行着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新闻战士之歌!
哪里有战场就冲向哪里
2月3日,湖北日报记者医院采访现场
1月23日中午,医院隔离病房外,护士长反复问:“你确定要进去吗?”
“确定!”湖北日报摄影记者魏铼十分肯定地回答,做好防护措施后,他推开了隔离区的门。
从这天起,他就在报社附近的酒店进行自我隔离,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再也没回过家,每天扛着相机,奔赴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谢珍1月21医院隔离清洁区采访“我是记者,我是*员,最危险的地方,我上!”她叫谢珍,是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记者站副站长,也是第医院报道的记者。这句话,掷地有声,正是她当时的心声。
谢珍长期跑卫生战线,1月20日晚,她得知武汉市公布定点发热医院后,敏感地意识到肺炎疫情形势危急。她马上向上级汇报,医院实地采访。
第二天一早,她就和同是*员的记者秦振华、医院发热门诊,连续采访拍摄三个多小时,详细报道了武汉市启动发热门诊三级预检机制的消息。
荆楚大地上,一个个抗击疫情的现场,都闪动着新闻战士的身影。
1月24日除夕当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右二)医院隔离病房采访湖北日报记者余瑾毅,在送别疫情中倒下的英雄院长刘智明时,眼看灵车缓缓驶离,一直默默搀扶着刘智明的妻子,未语泪先流。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她奔走病区采访,近两个月没有回家;
楚天都市报摄影记医院采访
从除夕之夜开始,楚天都市报摄影记者宋枕涛连续13医院,拍下多张图片;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在晴川桥上直播,哽咽呐喊:“武汉快点好起来,武汉加油!”这一幕感动了全国网友,浏览量达到两亿;
三峡日报记者阮仲谋(左一)医院隔离病区采访54岁的新闻老兵阮仲谋是三峡日报记者,疫情发生后他一直驻医院采访。3月6日这天,医院隔离病区采访中度过了最难忘的生日;
*石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姜博,除夕夜主动请缨,和同事一起冒雨前往*石多个高速路口,拍摄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之后,医院重症病区采访;
2月6日,孝感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凯歌所住小区的楼栋,有了确诊病例,楼栋要封闭管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直接拿上洗漱用品到电视台办公室,之后一个多月,他晚上住在台里,白天到一线采访;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成立由19名*员记者、编辑组成的“尖刀班”。从医院到社区到农村,从凌晨1点到4点再到早上7点,都有他们一线采访的身影;
十堰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部主任向继华,自大年初一到岗,始终在一线。疾控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检疫站、隔离留观点......哪里离病*最近,他就在哪里;
潜江广电闻“疫”而动,新媒体中心总编辑康璇主动冲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值守新媒体发布平台,70天来几乎每天从早上7点多工作到深夜12点;
“面对病*,说不害怕那是假话,但我心中时刻牢记*报记者的使命。”仙桃日报记者部主任尹立群,到一线去,到现场去,用文字、用镜头记录着仙桃抗疫之歌。
……
疫情就是命令!
在阻击疫情的荆楚战场上,全省共有名媒体采编人员投入抗疫一线,其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湖北广电总台有名记者进入红区采访。
他们闻令而动,毅然逆行,不畏生死,冲锋陷阵,践行“四力”。
这是因为,他们心中牢记这句座右铭——如果你的报道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
他们,把这句座右铭写在了脚下,注入了笔端;他们,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写在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第一线!
用精品力作记录历史的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作为一名新闻战士,只有用优秀的报道才能记录好历史,回报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信任。
在这场抗击疫情战役中,湖北新闻战士始终追求的,除了新闻使命本身的速度、深度、高度和广度,更有笔下那一份传递真情的温度。
“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感染的妻子,他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1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医院院长张定宇先进事迹的报道,并在次日的《湖北日报》头版独家发表通讯《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这篇报道,打动了无数读者,24小时之内,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达万。
1月26日大年初二,湖北日报记者唐晓安(右)和李墨(左)医院重症隔离病区采访负责报道的湖北日报记者唐晓安和李墨不断突破,挖掘出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以及妻子被感染,而他忙得一连医院看一眼等感人细节。
“这篇报道,我们是含着泪写完的。”回忆起来,李墨依然眼眶泛红。很多读者、网友留言说,他们也是含着泪读完的。
省广电垄上传媒乐书婷湖北广电垄上传媒集团形象包装工作室导演乐书婷,创作的宣传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于2月3日首发,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央视等各媒体纷纷转载,网友们热评如潮,被冠以“武汉最新城市宣传片”之称。
目前,该片已先后翻译成英文、德文、阿文等12个语种,覆盖多个国家,上千万海外受众。
长江日报医院采访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主动请战到最危险的地方,一直战斗在一线。经过深入采访,反复求证,田巧萍找到了第一位上报疫情且一直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张继先医生。
2月2日,田巧萍精心采写的报道《最早上报疫情的她,怎样发现不一样的肺炎》发布,立即引起全国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