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1月26日讯(记者张建林)潇潇细雨寒入骨,卷卷书情香满屋。11月25日上午,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第四届荆楚书香节于湖北省外文书店开幕。因受疫情影响,与前三届书香节相比,此次书香节的整体规模有所缩减,“排场”变小了,但丝毫未减弱现场参会嘉宾和市民的热情。
据悉,本届荆楚书香节将采取“一主多副”的形式,在武汉设立主会场,在新华书店全省各大中心书城、社区门店、大中小学等设立分会场,围绕“向英雄致敬”的主题,在全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抗疫先进代表给市民推荐好书
从常青花园冒雨赶到会场的汪勇,要比疫情期间的那个他,显得轻松不少。“今天运气不是很好,外面一路下着雨,双肩包里泡了茶的保温杯,盖子也没拧紧,弄了一书包的水,够倒霉的。“汪勇笑着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这个曾为白衣天使保驾护航的“生命摆渡人”,没有了分秒必争的紧张感后,多了份憨厚可爱。
作为此次活动的嘉宾,他需要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上,分享自己“抗疫”的故事。“与以前参加的表彰活动和汇报演讲的现场有点不一样,这次来我还要给大家分享好书。”汪勇说,自己虽然也没有过多的时间看书,但一想到,把募集的多册图书送到多个医护驻地,还特别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他就下定决心,这次来呼吁大家,重新捧起纸质书籍,找回看书的乐趣。
在现场的书目展架上,记者发现了汪勇的口述实录《生命摆渡人》,其讲述了汪勇的个人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人,如何在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成为一位平民英雄。汪勇走到展架前,也掏出手机,给这本写他的书拍了张照。”汪老师,您拿着书,我给您拍张照吧。”应记者要求,汪勇并没取下口罩,但眼露笑意地拍了张与书的合影。“挺好。”汪勇看着记者手机里照片。
和主持人的对话中,他向市民推荐了《人性的弱点》。“我不太看小说,大概就是看一些比较励志的书,读《人性的弱点》,让我学会了要用理性去看待愤怒,去对待在生活中遇到的琐事、矛盾和困难。”汪勇说,看书能给人带来安慰和放松。
“读书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当永恒与突发相遇,从书籍中思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守望相助、人与自我身心安顿则成为一种必然。”抗疫期间充当全能“螺丝钉”的,来自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的华雨辰,也来到了此次书香节的现场。这个曾集司机、检测员、搬运工、播音员,这四个完全不同工种于一身的志愿者,今天将以“教师”的身份,站在台上,向全省居民群众发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倡议。
华雨辰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其实人民教师的身份是最贴合我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这件事,对孩子的成长,对成人的学习,是多么地重要。”虽然是教音乐的,但在华雨辰看来,通过阅读,能加强孩子们对音乐丰富性的想象,能感触人性,能体会美好。“阅读是孩子非常需要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就像我是教音乐的一样,音乐和阅读,都该成为陪伴孩子们,一生的朋友。”
华雨辰说,要是给市民推荐一部书的话,她会选择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虽然叫《给我的孩子们》,但这本书,大人、小孩都可以看。它用最朴实自然的方式,表露了对孩子他们那种纯真、毫不掩饰的喜爱与赞美。
回忆抗疫历史护士长现场落泪
医院病区的护士长卢思霞,靠在进门的立柱前,看着暖场视频落下了泪。因临时决定参加现场活动的卢思霞,在进门口的那一刻,并没有按照作为与会嘉宾的着装要求,穿上胸口带有“医院”字样的白大褂。她把象征战甲的“白大褂”搭在了手上。
这段记录坚守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誓死捍卫武汉这座城市的短片,似乎也没有让在场的观众”暖“起来,从现场来看,记者发现,不少在场的嘉宾和市民也都泪眼婆娑。
“这一切回想起来,真不容易,感觉好遥远。“看着快要结束的短片,卢思霞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当时身处医院的她,和科室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一样,在危难时刻,选择的是挺身而出。可再次回忆起那段全民抗疫的艰难岁月时,卢思霞只简单的感叹,“太不容易了。”
也是因为太忙的原因,卢思霞并没太多时间去看书。她说,“要是让我选择看书的类型的话,我想看悬疑侦探的。”
“你与春天的脚步,一样匆匆,逆行而上,进入冬天的战场。”会场上,来自武汉市钢花小学、吉林街小学的两位小朋友,潘柳豪和晏霄桐深情朗诵《这个冬天,我们迎来春天》。
记者了解到,妈妈王奕鳗是民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的护士长。王奕鳗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今天看到他们俩站在台上,我内心其实也有很多感触,他们朗诵的这首诗很应景,这段历史,大家没有忘记,我想告诉孩子的是,要在痛苦中学会成长。”
王奕鳗说,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喜欢上看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