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明年将废除计件制薪酬体系。
在12月6日南方都市报社于广州举行的“智媒赋能治理”高峰论坛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新闻网总编辑,南都报系*委书记、总裁梅志清向外界展示了南方都市报社转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透露了一些关于南都未来发展的规划。
根据梅志清会议演讲,年南都营收一举扭转连续6年的下滑趋势,逆势增长。同时表示,“年,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乐观。1-11月,营收继续正向增长,新业务版块占比达到45%。利润同比增长21%。”
梅志清表示,南都智媒转型仍然只是开了个头,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南都去完成。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关于年的设想,根据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报道组刊发的报道,梅志清还从内容、用户、技术、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南都年的规划:
其中年,南都将对传统内容生产进一步取舍,重新定义内容。具体来说,将内容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深度调查、增量热点为代表的优质原创;以解决民众生活难题为目的的民生帮办,助力基层治理;立足媒体第三方公信力的检测评价,将“南都测评”的品牌进一步擦亮;致力于发挥媒体优势助力协同共治的治理类产品;围绕教育、健康等领域,结合媒体优势,开发有特色的垂直产品;以音频、视频、直播、条漫等新形态为代表的创意传播类产品。
南都还将强化用户优先,强力补足用户优先的短板,并争取让其成为新的增长极:建立会员体系,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通过用户标签,互动运营,构建南都的用户社群生态;推出南都记者编辑研究员的工作社交产品,建立其个人小圈,带动私域流量,激活高质量用户。
持续推动技术升级也是年的重要工作。“我们追求的技术,不是炫技,而是赋能,重在应用,要真正通过技术推动生产流程的变革、传播方式的创新、组织架构的优化、传播理念的升级,有同事说,气质都要发生变化。文科生要更有科学素养,是富有科学气质的机构媒体,推动南都从媒体机构向数据公司转型,从融媒向智媒转型。”梅志清说。
年,南都已经进行了诸多制度变革,年,变革依然不停步。“南都将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建引领,加强监督问责,确保风清气正。坚守新闻真实、客观的底线,坚守评测结果、榜单排名权威、公正的要求,这是我们的生命线。”梅志清表示,明年还将实行内容生产去中心化,充分激发个体活力。进一步推动编辑部改革,推行栏目(公号)主编制,推动内容多元化,控制压缩传统的文字稿件,通过KPI设计,加大对图片、视频、音频、H5、条漫、智库报告等内容形态的推荐力度。与此同时,全面实行绩效改革,全面推行年薪制,推行“流量+用户”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和年底各层级述职制。
而根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最新刊发的《南都在“智媒赋能治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将对内容生产进行重新定义——从媒体机构向数据公司转型》的报道,关于上文提到的南都制度改革,其中还包括了废除计件制的薪酬体系改革。
报道称,年,南都继续对内容生产进行重新定义,将对传统内容生产进一步取舍,给采编松绑,适度放弃同题竞争。例如常规会议,一般资讯报道原则上不再刊发;进一步加大与集团的深度融合,通过与南方网、南方+的融合打通,朝内容差异化供给、技术一体化支撑的方向努力。
同时,年南都还将强力补足用户优先的短板,并争取让其成为新的增长极:建立会员体系、构建社群生态、推动“工作社交”等。
在技术领域,南都要从媒体机构向数据公司转型,从融媒向智媒转型。其中,重点是建立“三台”,即数据中台、内容运营平台和用户运营平台。
在绩效改革上,南都将继续用好考核指挥棒。梅志清介绍说,将废除计件制薪酬体系,在大数据研究院之外的部门全面推广全新的岗位序列、能力层级、区间年薪制;在原来流量考核的基础上,实行“流量+用户”的考核方式:带动用户增长、得到企业反馈、进行用户互动等,只要产生影响力,都计入评价绩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10月,南方日报迎来社庆70周年之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常开接受专访时曾表示,南方名记者培育项目对优秀人才的成长,优质内容的生产以及优越平台的打造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培育、内容生产、薪酬考核三方面探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在薪酬考核方面,名记者们最先跳出了“计件”考核束缚,试点“一人一策”按质计酬,率先实施协议薪酬。这一探路倒逼考核机制改革,推动了新的适应现代传播规律的薪酬机制形成。目前,协议薪酬制度已在几个部门试点,条件成熟时将推广至全报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10月,南方日报社庆70周年之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常开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还曾表示,南方名记者培育项目对优秀人才的成长,优质内容的生产以及优越平台的打造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培育、内容生产、薪酬考核三方面探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在薪酬考核方面,名记者们最先跳出了“计件”考核束缚,试点“一人一策”按质计酬,率先实施协议薪酬。这一探路倒逼考核机制改革,推动了新的适应现代传播规律的薪酬机制形成。目前,协议薪酬制度已在几个部门试点,条件成熟时将推广至全报社。
传媒见闻官方交流群现已开通,请扫码添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