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益行智庫信息科學研究院舉辦的公益在线年會現場,有一位叫賈健的民間藝人向在場觀眾表演了電鑽穿大腦、飛刀等民間傳統絕技受到了觀眾的驚歎和讚揚。年10月出生的賈健是山西保德人,從年到年一直從事民間傳統絕技表演,同時他還是一位元公益記錄者,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曾多次对他进行报道。
賈健在個人簡介中這樣介紹自己:贾健出生在晋陕蒙三省打交界的一个小县城保德县、在过去俗话说,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本人出生于保德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以务农养活兄妹三人,我在家里排行老大,年考入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后来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辍学。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老乡叫蔡龙,蔡龙以前是一名民间绝技演员现任主持,把我带入了演艺圈教我民间绝技(上刀山、钢筋锁喉、银枪刺喉)。当时学艺不精的我只有刻苦学习,一年半的时间我踏上了华丽的舞台,从此走上了演义之路,干了民间传统绝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学习碰到比自己好的老师就向老师学习。经过几年的时间练下了一生的绝技(缩骨功、上刀山、眼皮提水桶、鼻子吹轮胎爆手套、螺丝刀穿大脑、肚皮吸碗提水桶、飞刀等一系列绝活),从此以后一直走南闯北表演民间传统绝技,年到年一直从事民间传统绝技表演。澳門都市報近日對賈健先生進行了專訪。
澳門都市報:我們看到您從事的職業每一個動作或者每一個節目都是危險的,請問您為什麼會踏上這個職業?
賈健:我是年考入山西省藝術職業學院,後來因為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輟學,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個老鄉叫蔡龍。蔡龍以前是一名民間絕技演員,後來把我帶入了演藝圈教我民間絕技(上刀山、鋼筋鎖喉、銀槍刺喉)因為想把中國民間的傳統絕技繼續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中國人及外國人知道中國文化,所以從年至今一直持續從事這個職業。
澳門都市報:在您的眾多節目中,您認為您的哪個節目最擅長最吸引觀眾的?
賈健:我所表演的節目,我認為都十分吸引觀眾,傳統飛刀、上刀山,因為給別人的第一感覺刀是非常危險的一個工具、但是我把它作為道具來表演給大家,也是最吸引觀眾的。
澳門都市報:您平時在哪裡練習這些節目和技能?有沒有因為練習這些節目而受傷?
賈健:可以說沒有固定的練功地方,只是找一個沒有人或者找個空地來反復練習,飛刀練習和表演幾乎沒有出現過受傷的情況,只是有時候因為天氣的原因會給表演帶來困難,例如颳風天氣、刀飛出去會有誤差、北方天氣比較冷、在—15℃到—20℃的時候、手感會下降,所以要在颳風和寒冷的天氣多加練習,上刀山會經常受傷,在寒冷的天氣下表演最容易劃破腳,但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澳門都市報:您的家人是否支持您表演這些節目?
賈健:一開始家人只知道我在外面是做演出,不知道我幹這麼危險的表演,因為我沒有和家人說怕他們擔心,後來聽別人說和在電視上看到我的表演就給我打電話說不讓幹這麼危險的表演,但我慢慢的和家人解釋和談話基本理解了我的這個工作,現在每天我出去演出的時候都會囑咐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澳門都市報:請問您都在什麼樣的重大活動中表演過節目?有沒有獲得過相關的獎項?
賈健:在年上半年參加中央電視臺CCTV3《黃金秒》,年下半年受中央電視臺CCTV3《向幸福出發》導演邀請去當座談嘉賓、年參加山西衛視《高手在民間》榮獲最佳絕技達人獎,年去跟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寶合王老師,人稱*手學習縮骨功,代表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文化局去北京恭王府給全世界遊客表演民間傳統絕技。
澳門都市報:我們看到您的飛刀技術非常了得,最初練習的時候會不會拿真人去練習?有沒有發生過事故?
賈健:最初練習是放個物體來練習,剛開始演會把搭檔的腿或者腳劃破,因為木板用的時間長了會不吃刀,飛上去容易掉下來,現在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澳門都市報:您的這些技術算不算藝術傳承?打算今後一直從事這個職業嗎?
賈健:我所表演的節目中,有些絕技屬於中國傳承文化,例如(飛刀、上刀山、縮骨功),只要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會一直表演,因為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帶著我的道具環遊世界,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民間絕技,同時我也會將這些技藝傳承下去。
澳門都市報:有沒有其他的愛好者主動的要求向您學習這些技能?
賈健:年到現在有很多人跟我學習,拜我為師,但是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途而廢了,剛開始感覺很好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學了,忍受不了痛苦,但有一部分徒弟學的非常好,還有的上了電視並參加各種重大活動的表演,甚至還有徒弟獲得了星光大道月賽冠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