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黔江城市峡谷景区曾为内陆湖 [复制链接]

1#

石瀑布

近日,由国内洞穴专家组成的科考队走进了黔江城市峡谷景区的一个溶洞。而当他们惊奇地发现该溶洞是砾岩结构时,都兴奋了起来。

据了解,黔江属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大多为石灰岩结构,砾岩溶洞极为少见。而这一发现推论出,城市峡谷景区在多万年前曾是内陆湖泊,比如青海湖、博斯腾湖等。

洞内景观资源丰富国内罕见

峡谷景区砾岩溶洞已探明多米。洞最高40多米,最宽30多米,并有多个支洞。仰望宽大的洞顶,鹅卵石、砾石等石料组成的砾岩在光线照射下五彩斑斓,看上去华丽、堂皇,气势恢宏,如同宫殿。

五彩斑斓的砾岩洞壁

除此之外,溶洞内还有壮观的钟乳石、石柱、壁流石等景观,壁流石高达30米。让人叫绝的是,砾岩溶洞内有还有“巨型漏斗”,也就是“地下天坑洞”。

已发现的“地下天坑”在洞的深处约处。坑高40多米,长80多米,宽30多米。天坑底是一条暗河,河水清凉、洁净。洞中还发现了天生桥、千丘田等景观。据科考队员介绍,这么大的“地下天坑”,在国内非常少见。

洞中石柱

曾是古人制造火药的场地?

科考队在洞内发现了多处几百年前古人熬硝的遗址,有熬硝的灶台、硝池和古人生活的居室、石凳、石桌等。通过对遗址的科考,专家认为古人在千年以前就发现了此洞,并变成了他们的火药工坊。

在溶洞内,引水沟渠、挖掘硝土的坑道随处可见。最长的坑道有20多米长,不到1米宽,不足1米深。

古人熬硝(资料图)

硝土是炸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洞穴里有天然的硝土,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制造炸药提供原材料。土家族人炼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

科考或将有更大发现

砾岩溶洞的发现,为峡谷景观增添了一道难得的地质奇观。对峡谷景区砾岩溶洞进行全程科考的重庆教育学院教授朱顺知说,这次对峡谷景区砾岩溶洞的科考还只是浅层次的,要深度探秘还需要若干年的考察,也许这个洞穴还将有更重大的发现。

峡谷公园景观

黔江城市峡谷景区以“世界罕见,中国唯一”而闻名,峡谷穿城而过,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饱览峡谷的壮丽景色。正因如此,溶洞的保护也亟待增强。

资料来源:武陵都市报(内容有改动)

吸引到你,就赶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