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楚天都市报做有温度的教育将三全育人 [复制链接]

1#

楚天都市报记者揭明玥通讯员张洋

为*育才践初心,为国育才传师道。武汉工程大学在“三全育人”推进工作中,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凝练出思想领航行动、文化厚植行动、学风创优行动、阵地巩固行动、平安校园行动、温情关怀行动、队伍提升行动等“七大行动”,多维发力,践行着教育应有的温度,精心绘制出幸福武工大的新画卷,奏响了“三全育人”最强音。

一院一品牌沿着榜样的足迹坚定前行

许志伟是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届毕业生。年7月15日,他为搭救3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宝贵生命,就在此前,23岁的许志伟刚收到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的录取通知书。十余年来,许志伟精神一直激励着万千武工大学子。学校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形式,先后打造“许志伟班”“企业佳班”“学霸班”三个典型示范班级,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中思想*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E+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四学生王洋是“许志伟班”一员。他介绍,双休日或晚自习时,班级会组织大家进行*史和理论学习,暑期他们还实地探访了红安等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改革开放入户调研。“以前我就想当名普通公务员,经过半年熏陶,我有了新的人生规划。”王洋说,毕业后他会先入伍,退伍后再报考*校研究生,助力中国梦。

年5月,在学院“许志伟”班的基础上,学校组建成立了“许志伟”*员示范班,选拔了30余名学生*员,由学工部老师和学校省首届“青马工程”毕业生担任双班主任。多年来,学校以许志伟精神作为*建工作的一面旗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学生工作思路、机制、内容及载体上寻求突破点和创新点,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风建设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创建了“一院一品牌”学生工作体系,将学科竞赛、学生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教工助教、生涯规划等作为学院学生工作品牌建设方向,促进广大学子成人成才。

一生一导师教书育人促学生全面发展

年,学校总结法商学院11年来成功实施“1+X”导师制的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全员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电气学院让学生在“网上超市”里选导师;理学院教研室成立科技创新团队,让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国际学院实施“双导师制”;化药学院、化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建立导师评分细则……

“大二我就进实验室跟着吴巧云教授做项目,直到大四,在吴教授指导下,我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日前,已在中南财经*法大学金融专业读研的李仁治,回忆起在武汉工程大学的求学经历,仍觉十分幸运:“大到学业和人生规划,小到心情波动,导师都很上心。”导师们通过开展“学业先导、专业引导、学术指导、职业辅导”等工作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据统计,近三年,学校各学院考研率不断攀升,学生除了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在导师的指导和推荐下,大量学生成功出国深造,高端就业率也持续提高。同时,学生发表论文数、申报专利数、创新创业竞赛获奖也越来越多。

一生一帮扶让“四难”学生顺利脱困

人人有导师,困难学生还会被“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