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廊坊都市报廊坊非遗ldquo小传 [复制链接]

1#


  (图片拍摄:张泰源、邵荣伟、李平云、兰娜)技艺精湛的秸秆扎刻、古香古色的传统陶器、字正腔圆的京东大鼓……来自我市的非遗绝活儿像是一场艺术盛宴,更像是热闹的年会大集,这是正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的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小传承人基地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现场。

1月15日上午,小传承人基地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共分为三组,小记者们分别体验了秸秆扎刻制作、陶艺制作和传统风车制作。在展示中心外的陶艺体验台前,来自廊坊日报社的12名小记者们挤在一起,仔细地看着陶艺传承人王秀制作陶艺的过程,只见王秀手法娴熟的将泥团搓揉成扁圆,运腕走力拉胚,随着手腕、手指时轻时重、快慢高低构成不同的造型,顷刻间一个“宝葫芦”跃然手上。

“哇!这太惊奇了!就这么轻轻用手一转一拉,就变成个‘宝葫芦’了!”小记者们对陶艺非常好奇。孩子们边看边赞叹,王秀则边示范边有耐心地一遍遍回答着孩子们的各种问题。

同时,在非遗展馆二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秸秆扎刻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晶晶正在教授孩子们用高粱杆扎制鲁班锁,孩子们乐在其中,开动脑筋动手制作。

今年10岁的武锦仪拿着自己刚刚制作做完成的传统风车欢喜得不时看上两眼,不时迎着风摆起手臂摇晃,风车发出阵阵响声,引得众多游园市民前来围观。

人群中的彭女士有些惹眼:每到一个展台,都先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再用手机拍几张照片,最后还要就感兴趣的内容和传承人交流一番。她说,平时就很喜欢这些传统文化,能在一个地方饱览这么多绝活,这样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市群众艺术馆主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市小记者协会、市九天农业工程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扩大非遗保护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讲解、表演以及自己动手制作,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充实自身对非遗认知的基础上,带动身边人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此后,非遗小传承人基地将利用寒假期间举办五个项目的“少儿非遗体验日”活动。接下来,廊坊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遗项目京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姜子龙将于1月21日14:00-16:00,2月11日14:00-16:00教授曲艺培训;市级非遗项目安次五谷粮食画传承人刘永山和市级非遗项目面塑传承人高继泽将于1月21日9:30—11:30教授五谷粮食画制作和面塑制作;省级非遗项目安次第什里风筝传承人赵艳强和霸州市级非遗项目木贴画传承人胡朝民将于2月11日9:30—11:30教授风筝制作和木贴画制作。

曲艺辅导老师:姜子龙

五谷粮食画辅导老师:刘永山

面塑辅导老师:高继泽

第什里风筝辅导老师:赵艳强

木贴画辅导老师:胡朝民

注:传统手工制作每期遴选十组7-12岁少儿家庭(需一名家长陪同)免费学习。如有想要报名参加1月21日、2月11日的体验活动,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