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楚天都市报》A06版刊发整版文章《73个电话成功拦截1.8万元诈骗款》,报道天门市公安局打击电诈止付追赃成果,彰显天门公安遏制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全文如下:
居民遭遇ETC网络诈骗民警12小时紧急追踪
73个电话成功追回1.8万元诈骗款
▲民警在分析案情(右为何彦青)
▲通话记录
▲向晓*(化名)到*潭派出所送锦旗
收到一条短信,点开链接,输入验证码,两分钟时间,信用卡上的1.8万元不翼而飞。
73个电话沟通,12个小时紧急止付,涉及银行、支付平台、购物商城等多个单位。
楚天都市报记者近日获悉,天门市*潭镇一居民遭遇ETC网络诈骗,天门反诈民警与时间赛跑,终于将被骗款项一分不少为受害人追回。
一个链接信用卡内1.8万被盗刷
11月23日上午,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赶到天门市公安局*潭派出所报案:“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刚才被骗了近两万块钱,这是我几个月的收入啊。”
报案人是*潭镇居民向晓*(化名)。当日上午9时27分,他收到来自号码“+”发送的短信,说他的电子ETC异常,需要立即进入一个网址重新登记恢复使用,否则将会自动失效。
考虑到自己的车辆确实办过高速ETC,向晓*没多想就点击了短信中的网址链接,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输入了自己的信用卡号以及验证码。
不料,2分钟后,他的手机便收到一条短信,提示他名下的建设银行信用卡已经消费.63元。向晓*心里一惊,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赶往派出所报警。
值班副所长何彦青详细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向晓*急切的情绪,一边向所里主要负责人汇报。“电信诈骗破案难度高,群众损失大,一定要争分夺秒与骗子赛跑,千方百计进行拦截止付。”
目前仅有的线索就是向晓*的一张信用卡,以及手机上的3条短信。
上午10时,民警当机立断,和向晓*一同赶到天门城区的中国建设银行网点,查询信用卡的消费信息。经查,是一家股份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
此时距被害人报案已经过去2小时,如果骗子行动迅速,被骗款极有可能已经被分流到二级账户,再追回就难了,办案民警备感压力。
商品出库多部门联手紧急拦截
中午12时,顾不上吃饭,民警再次调整办案思路。
何彦青通过分析被害人手机上收到的短信内容,发现向晓*收到的验证码是用于信用卡开通快捷支付的,而该验证码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网站上输入过。
据此推断,犯罪嫌疑人首先通过网站获取被害人向晓*的信用卡号以及开通快捷支付的验证码,从而在该科技公司旗下的网上商城购买商品。为了证实这一判断,民警调查发现,该股份公司与该科技公司属于同一集团,且开通快捷支付方式后,在网上商城购买商品消费结算时无需再次输入密码。
这一发现,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使案情有了突破口。
13时,民警与该股份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十多次联系。然而,在向客服人员说明意图后,回答均为:只能查询到信用卡确实在商城购物,但无法查询订单详情。
民警综合分析,可以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用受害人的信用卡账号,通过快捷支付的方式在网上商城购买了商品。
“只要在商品发货前或者犯罪嫌疑人收货前对商品进行拦截,就能为被害人挽回损失。”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止付行动。
随即,民警拨打该科技公司客服电话,一方面,通过用